老北京轶闻趣事   老北京的名胜与怪事   曲小月 主编   北京燕山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老北京的名胜与怪事/曲小月主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6   ISBN 978-7-5402-1974-1/04   版权提供:北京九州文心科技有限公司   Ⅰ.①老... Ⅱ.①曲... Ⅲ.①老北京-名胜-基本知识 Ⅳ.①S21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38505号   书 名:老北京轶闻趣闻   老北京的名胜与怪事   作 者:曲小月   责任编辑:里 功   出版发行:北京燕山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53号   邮 编:100054   发行热线:010-65934250 010-85365893   经 销:新华书店   印 刷:尚艺印装有限公司印刷   开 本:880×1230毫米 1/32   字 数:60千字   印 张:5   版 次:2008年6月第1版   印 次:2008年6月第1次印刷   定 价:25.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印装错误可随时退换   目 录   故宫里的宫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故宫的"门"里没有钩儿   紫禁城中的怪现象   天安门前华表的来历   天安门狮子的传说   角楼的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没有满文的外朝宫殿匾   乾清宫三怪事   太和殿的龙--没法数儿   颐和园宝云阁铜窗"飞"走之谜   乐寿堂"闹鬼"奇闻   天坛的石头会对话   雍和宫旗杆"落泪"   军机处被盗奇事   鼓楼顶上冒"青烟"   豫亲王府与协和医院的疑案   八达岭北三楼底下为啥是空的   玉带桥的来历   如意门的典故   佛香阁的历史   分钟寺的来历   定陵月亮碑的离奇故事   永陵的琉璃瓦为何是红的   凤凰墩的三种传说   灶君庙前解救百姓的铁狮子   望家楼的传说   关帝庙与白马告状   锔白塔的神奇传说   乏塔的离奇传说   样楼建造中的怪事   都一处"招牌的来历   南北天主教堂的"高"、"大"之谜 故宫里的宫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明永乐皇帝朱棣修建紫禁城时,为了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和气派,决定把宫殿的总间数定为一万间,以取"万寿无疆"、"万事如意"、"万载祥和"、"万福万禄"之意。   正当刘伯温要开工修建时,永乐皇帝却又突然改变了当初的计划。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说,这源于永乐皇帝所做的一个梦。朱棣在修建万间宫殿的圣旨传下去后一个晚上,梦见自己被玉皇大帝召到天宫的凌霄殿。玉皇大帝满脸怒容地问他:"听说你要在人间建一座万间豪华宫殿,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是取'万载祥和'、'万事如意'、'万福万禄'之意。"永乐皇帝回答道。在玉帝面前他没敢说"万寿无疆"四个字。   "一万间?你可知我这天宫的殿堂有多少间吗?"玉皇大帝往前走了几步,两眼瞪着朱棣又问道。   "小臣不知,请多指教。"   "我这天宫的宝殿、楼阁、大堂加起来才只有一万间,难道你想超过天宫的数儿?"玉皇大帝又大声问道。   朱棣此时明白了玉帝为什么召他来此地。心想:自己修建宫殿的数目是绝对不能超过天宫的。于是向玉帝请求原谅,并保证绝不会超过天宫。   玉皇大帝听后,怒气尽消,并让人给他看座。还对朱棣说,可以赐他一块"天石",以镇宫院,还让他请七十二地煞,一百个禽兽去保护他的皇城,这样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朱棣听言连忙跪在地上谢恩,当他抬起头时,玉帝早已不见了踪影。他喊了两声"玉帝,玉帝!"被惊醒了,才知是个梦。   梦后,他反复思考着玉帝说的话,觉得玉帝之言很有道理。自己所建宫殿如果超过了天宫,必然会激怒玉帝,哪有凡间超过天宫的呢?想到此,他立即改变了注意,并下旨召见刘伯温。   刘伯温接旨后,立即进宫。永乐皇帝把所梦之事对刘伯温详细地述说了一遍。刘伯温听后自然也是大吃一惊。   刘伯温考虑了一会说道:"既然天宫是一万间,那咱就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这样既不失玉帝的面子,又不失皇家的气派和天子的尊严!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永乐皇帝听后,连忙点头,并告诉刘伯温一定要找到那块镇宫院的天石和请那七十二地煞、一百个禽兽来保护皇城。   刘伯温用了还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将紫禁城修建完工了。   紫禁城建的既壮观又气派,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永乐皇帝看后,自是十分满意。朱棣想起了玉帝赐的那块镇宫院"天石"和要请的那七十二地煞、一百个禽兽,便问刘伯温都放在什么地方。   刘伯温把皇上带到华盖殿(清朝改名为中和殿)后面的御路上,指着一块长方形的巨大石雕说:"这就是玉帝所赐的那块镇宫院的'天石',名为'云龙阶石',上有九条巨龙,腾跃于流云之间,它是这宫中最大的石雕,足有万斤重。"   刘伯温还说,他已将要请的七十二地煞,安置在宫下面所建的七十条地沟中,以防范地下的小鬼闹事,以免坏了宫里的风水。   至于百兽,刘伯温将其安置在宫殿的垂脊上。皇上看见每间房子的垂脊上都镌刻有蛟龙、凤凰、狮子、天马、押鱼、斗牛、懈豸、狻猊等各种怪兽。刘伯温告诉皇上说,这些禽兽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既有祈雨的,又有避邪的。   皇上看后,非常高兴,当时传旨,给刘伯温加封晋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   其实,故宫里殿、宫、堂、楼、斋、轩、阁总的间数是八千七百零七间半。所谓的九千九百九十间半,只不过是一段美丽的传说而已。   据说,当年在修建紫禁城时,刘伯温看皇上大兴土木,劳民又伤财,便把原先设计好的图纸改了一下,这样就少修了一千多间,实际只建了八千多间。他想,皇帝又不会亲自让人去数,我报多少就是多少。结果,永乐皇帝自然是深信不疑。    故宫的"门"里没有钩儿   走进故宫,只要注意观察一下,您就会发现故宫的门额上的"门"字都没有钩。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在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慈禧太后发现宫殿颜色发旧了,油漆剥落了,便下令彩绘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当然太和门等建筑也要跟着油饰一番,并且要更换匾额。   于是就广招书法名家试笔,择优而取。翰林院可谓是名人荟萃,但参加试笔的二十多名进士、学士一个也没被选上。   当时,进士王金台的长子王法良酷爱书法,其颜体字练的可与颜真卿的真迹相媲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他把一幅仿颜真卿的字喷上黑豆水,送到荣宝斋,掌柜的用二百两银子买下,并推荐给翁同龢辨认,老翁也认为是真品,并用三百两白银将其买下。   王法良之父与大学士李鸿藻同朝为官,知道王法良的字写得好,就带着王法良去见翁同龢,在闲谈中翁同龢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收获,便把新买来的颜体"真迹"给他们看。   当他得知这幅画就是王法良临摹的作品时,对王法良更是大加赞赏,并向皇上做了推荐。   光绪皇上立即传旨:三天后在太和殿前高搭影棚,请王法良献书。   第三天上午,光绪帝率文武大臣来到太和殿前,观看王法良一展墨迹。   只见王法良稳步走上高台,蘸足笔墨,稳住笔锋,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九个大字一气呵成,众人见了无不称好。接着他又写了"太和门"三个字,皇上一看龙颜大悦,大加称赞。   这时慈禧太后来了,看着苍劲有力的笔峰,甚是满意,但他却下令要重写"太和门"这三个字。听了慈禧太后的话,大臣们都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慈禧见状,便详说了其中原委。   原来,王法良写的太和门的"门"字,最后一笔带钩,这本来是正确的写法,但在皇宫里就犯了大忌。按明清的规矩,紫禁城门额上的"门"字是绝不能带钩的。   这事儿和皇上有关。皇帝是真龙下界,天之骄子,龙是水中之物,水中之物大多怕钩,像钓鱼、钓虾等,都得用钩,龙当然也怕钩呀,如果真龙一不留神,误吞了鱼钩,那就麻烦了。   还有龙又是两栖动物,在水中能游水,在空中能飞腾,在陆地又有四爪,可以爬行。只是他的四只腿太短,爪子又长,爬行时必须要肚子着地。万一出门时,一不留神,肚子被门下面的钩剐上了,"龙肚"大开,那还了得,所以为了真龙的安全,为了让皇上高兴,"门"字都不能带钩。   众人听了慈禧老佛爷的一番话,频频点头。再仔细看看紫禁城内所写的"门"字,还真没有带钩的。   按照太后的旨意,王法良当场重新写了"太和门"三个字,那最后一笔的钩儿自然就没有了。    紫禁城中的怪现象   威严庄重的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生活和处理政事的中心。也是国家权利的象征。   位居紫禁城的四侧,即东、西、南、北各有一座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午门与神武门坐落在紫禁城南北的中轴线上,东华门和西华门左右对称。   按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对称的原则,东华门和西华门应在紫禁城东西向的中轴线上,但事实却是,这两座门却偏离中轴线而靠近南端午门一侧。   为什么会偏离呢?原因有二。   首先我们看紫禁城宫殿的总体布局。紫禁城分前朝和后宫。前朝是办理朝政的场所,是个封闭独立的建筑空间,只在太和门和午门之间有一个小广场,供东西方向流通。分别通往东、西方向的东华门、西华门必须与这个广场直接联系起来,所以这种偏离现象就出现了。   其次,后宫是皇帝和后妃们生活的地方,东华门、西华门远离后宫而靠近午门,也是为了让后宫的生活清闲安逸。   在后宫,坤宁宫是后宫三座主要建筑之一。它是皇帝、皇后结婚用的洞房。   坤宁宫的建筑与其他宫殿大体相同,只是装饰和附带物有别于其他宫殿,如其他宫殿的前门都是在中间开门,而坤宁宫的前门却偏东而开,它的窗户纸也不像其他宫殿那样糊在室内,而是糊在外边,宫殿门口挂着一个大"囍"字。   庭院的东南角竖着一根高大的旗杆,而宫殿后头偏西处又砌了一个大烟囱,是不是感觉很奇怪,更奇怪的是在坤宁宫东北角那间隔开的小套间里还有两口特大号柴锅。这难道有什么说头吗?   原来,在明朝坤宁宫内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是后来按满族人的生活习俗加以改造才变成这个样子。   满人在每年正月、十月间要进行一次大祭,祭祀时要用猪两头。这便与锅便有了联系。   据《光宣小记》记载:清宁宫"大屋围炕,门辟于偏东,左隔一间为内寝,外炕有大铁锅二,备煮肉。临门则有大墩板一,备宰肉。而墙后则烟筒高耸,为火炕出烟处。窗皆糊纸于外,而以油涂之,防风雪。"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清宁宫在那时已是祭神祭祖的重要之地。   坤宁宫作为祭神祭祖的重要场所,效仿清宁宫而加以改造也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坤宁宫祭祀时,先抓来猪二头,在猪耳朵里灌上酒,抬到案子上,然后用刀宰死,放血、去皮,大卸八块后,放到大柴锅里,不加任何调料白水煮,只煮开锅,便将其捞出,供奉到神像前。由此可见,宫殿后的烟囱的用途也就不言自明了。   在大祭时殿前的旗杆更是不可小视。大祭时,要将猪颈骨放到杆上祭神,所以又称其为祭天神杆。据说,"祭天神杆"投在地上的影子都不许人们去踩,由此可见其尊贵不同一般。   由此可见,坤宁宫既是皇上的洞房、皇后的寝宫,又是祭祀时屠宰、烹煮的场所,真可谓是"一宫多用"。   在清代,每到晚上,在紫禁城的上空常常能看到成群的乌鸦。这些乌鸦有时盘旋于高空,有时栖居屋檐,似乎对威严的紫禁城也充满了好奇。   暮色中的紫禁城有众多乌鸦齐聚,该怎样解释呢?   有人说乌鸦同清王朝有着不解之缘。据说,清太祖的侦探兀里堪往东北打探敌情,走到一个山岭,他环视一下四周,正欲前行,突然见一群乌鸦迎面扑来,上下翻飞挡住去路。无奈之下,兀里堪只得往回一走,刚一回头乌鸦马上就散开了,当他转身正欲往前走时,乌鸦马上又聚成一团,扑面而来,阻住去路。无可奈何之下,兀里堪只好回营向清太祖详述此件事。清太祖让兀里堪换了个方向走,结果找到了敌营,探听到了敌情。   还有的说,在很早以前,有三个仙女来到人间,在东北长白山下一个美丽的湖泊内洗澡。这时一只神鹊将一颗朱果放在了一个叫佛库伦的仙女的衣服上。等佛库伦洗完上岸时发现了那颗颜色极为鲜艳的朱果,便将其吞入口中。   奇怪的是朱果下肚之后,佛库伦竟怀上了身孕,仙女佛库伦只好留在了人间。   不久,她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孩子相貌特异,生而能言。他就是清朝皇帝最早的祖先爱新觉罗·布库哩雍顺。   几代以后,他的子孙遭到叛变部属的杀害,只有一个名叫樊察的男孩逃到旷野,眼看官兵又至,这时一只神鹊落在这个男孩的身上。   追骑奔驰而来,却误把这个男孩当作了一个木桩,于是拨马而回,为爱新觉罗家族留下了唯一的根脉。以后,清朝皇帝的祖先就兴旺发达起来了。   "鹊"现在专指喜鹊了。可是有人说,古人把乌鸦和喜鹊看作同类,乌鸦也是"鹊"。这两个故事都说明了乌鸦同清王朝有着很深的渊源。   还有的说,紫禁城的空房很多,且住客寥寥,是乌鸦生存居住的最好环境。尤其在晚上,游人大都离去,紫禁城内更是一片寂静,"鸟乐空旷",这里便成了乌鸦的栖居之地。于是便产生了"每晨出城求食,薄暮始返,结阵如云,不下千万"的奇特景观。    天安门前华表的来历   说起天安门前那两根白色的华表,在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关于它的故事。   清朝的时候,北京有一种营造厂,也叫木厂子,专管给皇家修建宫殿、园林和墓碑。   有一年,皇上下旨要在天安门前立一对华表。勘估大臣领旨后,便去找营造厂的掌柜,让他承办此项工程。   这家营造厂的掌柜,是石匠出身,他不光手艺好,眼力也是最好的。皇上要造华表,这得用上等的大条石料。   这种石料很不好找,掌柜的辗转大江南北之后,终于在山西五台山下,找到了一块上等的好石料。这石料又大又沉,掌柜的一看就知道,只有八百匹壮骡子才能拉动它。   后来,在地方官员的配合下,他选了八百匹腰肥腿壮的骡子,并让上百个民工沿途在石料下面垫圆木头,才将石料运到了天安门。   大石料卸在天安门前,谁见了都说这是天下难寻的好石料。可是那年月,开厂子承办皇差,头一条就得送钱送礼,否则不但交不了皇差,还得出问题。   掌柜的天性耿直,从不干这些邪门歪道之事。他不送礼,那些主管,包括那个监工大臣自然都怀恨在心。不久就有人呈报皇上,说这家掌柜的弄来的石料,下面有道裂缝。   皇上下旨建造的东西,不管什么,都得是完整无损的,不能有半点残缺,更何况这华表又是竖在天安门,关系到皇家的尊严。   皇上看完折子,龙颜大怒,即刻下令给监工大臣,一定要严查此事。   掌柜的知道有人存心要害他,急得饭不思,夜不寐。忽然他想起在京城有一位石匠老师傅德高望重,足智多谋,于是急匆匆地去找他,并把事情的原原本本地向他述说了一遍。   老师傅听了,说他自有妙招。然后在掌柜的耳边小声地说了他的主意,掌柜的听后,一脸愁云顿时消尽。谢过之后,就回家去了。   那天,天安门前围了好多人。勘估大臣、监工大臣以及那些主管都到了。掌柜的和老师傅的七十二个徒弟手拿撬棍也都到了,还有许多工匠也都围在这里。其实,这七十二个徒弟及众多工匠都是老师傅特意安排的,实在不行,他们就准备翻石头。   监工大臣把掌柜的叫到面前,说奉皇上之命,前来查看石料,并要求他们将石料翻过来,若发现石头有裂缝,就要治他们的罪!   这时,只见老师傅很从容地走出来说:"石料好翻,不过我们得立个字据。"   "什么字据?"   "石料翻过来,有裂缝,我们情愿掉脑袋,要是没有裂缝怎么办?"   "没有裂缝,恕你们无罪!"   "假如把石料翻坏了,恐怕连您也承担不起吧!"   监工大臣原本是想榨些油水,没想到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儿"来。他想:要是真给翻坏了,我还真是担挡不起。再说,得罪了这些工匠,到时华表建不好,要是皇上怪罪下来,我的小命也难保。   于是他装出很大度的样子说:"我相信你们不会以次充好,但假若完工后我查出有裂痕,就会将你们统统杀头。你们动工吧!"   几天之后,这对盘龙华表就立了起来。整个华表光滑完整,上面刻着龙云变化,底下一个盘台,监工大臣验收后,不仅没找出裂纹治掌柜的罪,还被这精美的雕工所折服,报告皇上,另外奖赏了每个工匠。    天安门狮子的传说   北京的天安门,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围绕天安门衍生出来的历史与建筑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就拿天安门前面、金水桥南边那两个石狮子来说,那两个狮子肚子上,都有枪扎的一道深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还得从当年闯王李自成进北京的事说起。   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一路攻成掠地,顺利地打到了北京城下,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见大势已去,只好上吊自尽。守城者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于是大开城门,迎接李闯王。   李闯王一马当先,率领着兵将进了前门,过了棋盘街,进了"文明门"(文明门到了清朝改名大清门,民国后改名中华门,现在我们还叫它中华门。现已拆掉中华门的北面,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进了"文明门"之后,他远远地瞧见一座高大的牌楼,丞相牛金星告诉李闯王说,那就是明朝的承天门,李闯王心想:"明朝皇帝残害老百姓的'圣旨',就都是打这门里发出来的!"于是他摘下身后的铜胎铁背的硬弓,拔出一根雕翎箭来,朝着牌楼上的"承天之门"四个字"噌"的一箭射了出去。   闯王喊了一声:"我叫你还承天!"话音未落,那箭早已射中楼牌上的"天"字上了。此时,不但起义军的兵将喊了一声万岁,连明朝投降的官兵,也惊得呆了。   闯王背上了硬弓,摘下他那杆镔铁点钢枪来,托枪催马,走近了承天门。   在承天门牌楼南面,有两个华表、两个白玉石狮子,北面也有两个白玉石狮子。这四个白玉石大狮子,雕刻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东边这两个石狮子,右爪都踩着一个绣球,头略向东歪,可是眼睛向西看;西边这两个石狮子,左爪都踩着一个小狮子,头略向西歪,可是眼睛向东看,仿佛紧紧地盯着中间这段路面。   闯王正跟丞相、将军们,边走边仔细端祥着这几头石狮,忽然一个兵头说狮子动了一下。闯王大喝驳斥道:"胡说!石头狮子会动弹?"   其实,闯王也已瞧见狮子后面有动静,说话的同时,他挺枪催马,直奔东面那个石狮子扎来,只见火星乱爆,碎石迸飞,石狮子肚子上霎时被扎了一个枪坑。   这时,狮后晃出一个人影,直奔了西面那个石狮子,众士兵让闯王留神。闯王装做不知道,向将军们招了招手,将军们明白了闯王的意思,闯王仍旧挺枪扎西面那个石狮子。将军们却把西面石狮子围了个水泄不通,片刻之间,那个人就束手就擒。经查询,此人原来是正阳门的守城大将李国祯。    角楼的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有一座9梁18柱72条脊的角楼,建造的可好看了。关于这四座角楼的建造,北京还有个古老的传说呢!   明朝的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还特别留恋当初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北京,就想迁都北京,于是,就下旨在北京修建皇宫,他钦点一名大臣负责这件事,要求建成的皇宫外墙,也就是紫禁城的四个犄角上,要各建一座别致的角楼,每座角楼要有9梁18柱、72条脊。   管工大臣接受了皇帝的命令,愁眉不展,这9梁18栓、72条脊的角楼是多复杂的工程呀!万一完不成任务是要被降罪杀头的!   管工大臣来到北京以后,就把81家大包工木厂的工头、木匠们都召集来,传达了皇帝的旨意。他说:"我们大家都只有三个月的期限,要修建起9梁18柱、72条脊的角楼,若完不成任务,皇帝就会降罪于我们。所以大家要认真想法子,保留自己的项上人头。"   一晃一个月就过去了,可是工头和木匠们还没想出一点办法来,模型做了一大堆,可没一个能合乎要求。   这时候,正赶上六七月的三伏天气,天闷热的很,人们连气都喘不上来,再加上工头和木匠们心里有事,他们是坐也不合适,躺也不合适。   有这么一位木匠师傅,实在呆不住了,就上大街闲遛去了。他走着走着,听见老远传来一片蝈蝈的吵叫声,还有吆喝声:"买蝈蝈,听叫去,睡不着,解闷儿去!"走近一看,一个老头儿在叫卖,他挑着许多大大小小秫秸编的蝈蝈笼子,其中有一个细秫秸棍插的蝈蝈笼子,十分精致,跟画里的一样,里头装着几只蝈蝈在蹦蹦跳跳,木匠师傅拿在手里,简直爱不释手了,想道:正好大家都心烦,买回去让大家解解闷儿,他于是就买下了。   木匠提着蝈蝈笼子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工地。大伙儿一看就反感了,纷纷责怪他:"人们都心里怪烦的,你怎么买一笼子蝈蝈来,是不是故意烦人呀?"   木匠也不生气,笑着说:"大家睡不着解个闷儿吧,你们瞧......"他原想说"你们瞧这个笼子多么好看呀!"可是他还没说出嘴来,总觉得这笼子有点特别。   他摆着手说:"你们先别吵吵嚷嚷的,让我数数再说。"他俯下身把蝈蝈笼子的梁啊、柱啊、脊呀细细地数了一遍又一遍,大伙见他这股认真劲儿,都不出声了,也认真端详起蝈蝈笼子来,人们个个都眼睛直直地看着,四周鸦雀无声。   木匠数完了蝈蝈笼子,一下子跳起来,拍着腿说:"这不正是9梁18柱72条脊么?"大伙一听甭提多高兴了!这个接过笼子数数,那个也接过笼子数数,都说:"真是9梁18柱、72条脊的楼阁啊!"   大伙儿开始认真研究蝈蝈笼子的结构,由于受这个笼子的启发,琢磨出了紫禁城角楼的样子,几天后便画出纸样做出模型,最后修成了至今仍完好的故宫角楼。    没有满文的外朝宫殿匾   如果去故宫游览,你会发现,乾清宫、坤宁宫、宁寿宫、神武门等内廷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等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却只有汉文一种文体。   原来明朝的时候,紫禁城所有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汉文书写的。清军入关之后,满文被定为国文,顺治皇帝令所有宫殿、宫门的匾额全部改由满汉两种文字并列书写,满文在左,汉文在右,以表示满为上,汉为下。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宣统皇帝也被迫退了位,但是仍然可以居住在宫中后廷,即乾清门以北的宫中。而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范围就由民国政府使用。   不久,北洋军阀袁世凯施展权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但他还想当皇帝,复辟帝制。经过一番精心策划,真当上了洪宪皇帝。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消息传出后,百姓们的反清情绪日益高涨。袁世凯眼看自己大失民心,于是召心腹王景泰进京,商量策略。   王景泰向袁凯报告说百姓对他恢复帝制、取消民国不满,正准备反清讨袁。袁世凯一听心慌了,赶忙叫王景泰想个办法,去安抚百姓。   最后,王景泰想了个办法,就是把紫禁城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去掉,只留汉文。这样表示自己也是反清的,而不是想要复辟清朝统治。   袁世凯一听,觉得有几分道理,他想,假若紫禁城里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没了,说不定老百姓不但不反对,还可能拥护自己呢。   袁世凯决定就按王景泰的方法去做,可转念一想,内廷里宣统皇帝和清朝的遗老遗少还住在里面呢,如果这个举动遭到他们的反动,引发内患,那可就麻烦了。不得已,袁世凯下令除内廷之外,外朝匾额的满文全部去掉。   王景泰接了"圣旨"后,派人将外朝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了,从此也就只留下汉文了。    乾清宫三怪事   明清两朝,乾清宫一直是皇帝的寝宫。这里曾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明末还发生过三起扑朔迷离的怪案,至今也令人不得其解。   公元1572年,神宗朱翊钧登基,年号万历。神宗在位期间,皇后没有生子,王恭妃生了皇长子朱常洛,郑贵妃生了皇三子朱常洵。   按照惯例,神宗本来应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由于神宗宠爱郑贵妃,便爱屋及乌,想立朱常洵为太子,他以"数年后皇后无出,再行册立"为由,拖延不立太子。   大臣们为维护传统的封建继承制,以"无嫡立长"为由,要求立朱常洛为太子。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由于众臣力荐,神宗不得已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立朱常洛为太子。   本来立储事定,朝廷应该万事大吉,风平浪静。然而事与愿违,不久之后,宫廷内部就发生了三件扑朔迷离的怪事、谜案。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有一位叫张差的男子,手持棍棒,从东华门闯进紫禁城,打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   他一路逢人便打,打伤守门内侍数人,直到宫檐下才被捉住。   那张差疯疯癫癫,语无伦次,巡皇城御史刘廷元上奏皇上说张差有疯癫病。而有的大臣则认为其幕后必有指使者,因此朝野内外,议论纷纷。   后经刑部郎中赵会帧提审张差,证实他并非痴呆,而是郑贵妃宫中太监所指使的。郑贵妃知道此事后,在神宗面前又哭又闹,说此事与她毫不相干。万历皇帝没有办法,只好召见众大臣,要太子对此事表个态。   懦弱的朱常洛吓得全身发抖,只是说将疯子张差正法,不得株连他人。此事就这样草草了之。这件事在明史上称为"梃击案"。其真相如何,没有人能说明白。故此成为明末的一大奇案。   天性软弱的朱常洛虽说是当上了皇帝,但仅仅29天就命丧黄泉。朱常洛上台没几天,就嘱咐大臣为他准备后事。大臣们以为是催办他父亲的后事,可朱常洛却指着自己说:"我自己的!"   正如朱常洛所言,没过几天他就患了痢疾,吃了内医崔文升的药,病情没有好转。继而吃一个叫李可灼的官员进献的红药丸。   第一丸下肚,感觉良好,于是重赏李可灼,接着又吃了第二丸。谁知第二丸下肚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这件震惊朝野的"红丸案",使李可灼遣戍,崔文升发遣。后魏忠贤专权时,招回李可灼,又让崔文升复职。"红丸案"是否有人指使,药是否有毒,没有人能说清楚。故此案又成了明末的又一奇案。   1620年9月,光宗死,熹宗朱由校继位。光宗帝生前宠爱李选侍,而朱由校的母亲王才人素来与妃嫔李选侍不合,并抑郁成疾,她临死前说道:"我与李选恃有仇,负恨难伸。"当时,朱由校年幼无知,对此并不知晓。   "红丸案"后,李选侍拿着棍棒看守在乾清宫门口,并将朱由校拉在自己身边。其用意不言自明,是想以此为要挟,争做皇太后之位。   众大臣派太监王安与李选侍交涉,李选侍被太监说动,便将朱由校交给了王安。王安拉过朱由校,撒腿就跑,一口气跑出乾清宫,群臣一见,将朱由校团团围住,皆呼万岁。朱由校便在光宗灵前正式继帝位。   次日,大臣们联合上书,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依旧例由新皇帝入住。李选侍原本想当太后,现在自然不愿意移驾。   众大臣言词激烈地说:"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皇帝身为天子可以居之,皇后许配天子可以陪宿。其他妃嫔既非皇后,又非皇帝生母,有什么资格居住在这里呢?"李选侍无言以对,只好离乾清宫而去。   李选侍无奈拿了一些奇珍异宝,便离开了乾清宫。而新皇帝朱由校年纪虽小,但却侍财如命,于是下旨要刑部严查此事。但太监贿赂刑部,上下串通一气,竟将此事敷衍过去了。还散布谣言说,朱由校薄先朝妃嫔,李选侍气愤不过自尽了。   太监为何要帮李选侍贿赂刑部,以及李选侍是否真的自尽,这都无从考查。所以"移宫案"又成为明末的一大奇案。    太和殿的龙--没法数儿   在故宫里有一句歇后语:"太和殿的龙--没法数儿。"就是说那上面的龙太多了,曾有许多人数来数去,可到底有多少,谁也没数清楚,于是就有了"太和殿的龙--没法数儿"的歇后语。关于此事,还真有一些说头呢。   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一年时,紫禁城里的太和殿曾被一把大火给烧了。当时那永乐皇帝一生气,就没有重修。直到几十年后,正统皇帝朱祁镇才把它重建起来,谁知到嘉靖年间又是一场大火,再次把太和殿烧了个精光。   皇上说这是皇城的风水被破了,缺少了避邪之物,才被"大火"烧了。于是专门请来一位风水先生,让他给想个法子以避"天火"之灾。   被请来的风水先生叫唐永,是京城里有名的"半仙儿"。那嘉靖皇帝还真把他当高人,对他也是十分信任。   酒足饭饱之后,那风水先生便来到奉天殿的废墟上察看。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就去向嘉靖皇帝禀告说这宫中失火都是那玉皇大帝所为,他说他是'天龙',您是'地龙',他要压着您,所以降'天火'来烧您。"   嘉靖皇帝忙问他可有避"天火"之法,那风水先生沉吟不语,嘉靖皇帝知其用意,对他说:"只要你能破解此事,必有重赏,否则,格杀勿论!"。   风水先生见皇上有了许诺,说道:"那玉皇太帝的凌霄殿上有八千九百条龙,要避那玉皇大帝的'天火'之侵,就是您再重建这奉天殿时,上面龙的数目要大大地多出那凌霄殿,以您这'地龙'压过他那'天龙'。这样,那玉皇大帝再有多大的'天火',也无济于事了。"   皇上见他说得头头是道,便当即下旨:"来年春天重建奉天殿,并在这上面设龙雕、龙画一万条,只能多,不能少!"   奉天殿新建完工后,嘉靖皇帝亲自来查验,主持重建工程的刘大臣跟在他身后,向皇上详述了雕龙、绘龙的情况,他说:"在太和殿的上上下下,里面外外,有造型各异的行龙、蟋龙、围龙共计一万三千八百四十四条,比万岁爷您说得多了三千八百四十四条龙。"   嘉靖皇帝听后,满脸笑容地想:这下可不怕那玉皇大帝的"天火"了!陡然间,他又变得很严肃地对刘大臣说:"天机不可泄漏,这殿里殿外到底有多少龙你不许告诉任何人,以防让那玉帝知道后,破了朕的这避'天火'之法。"   刘大臣一声遵旨之后,万岁爷赏给他两千两白银,就让她回老家去了。   可那嘉靖皇帝生性多疑,他生怕那刘大臣一时说漏了嘴,泄露了他的"天机",于是就派人把他给杀了。殊不知,刘大臣在一次喝醉了酒的时候,已把那奉天殿上有多少龙的事说给了酒桌上的十几个人,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   要说保和殿上有多少条龙,知晓的人确实不少,但要是一一数来,那可就太难了。所以后来才有了"太和殿(奉天殿)的龙--没数儿"这句歇后语。    颐和园宝云阁铜窗"飞"走之谜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距西直门约15公里,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了园内的大部分建筑,珍宝被洗劫一空。   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动用海军军费重修,改为颐和园。此后,这里就成了慈禧消夏的地方。   颐和园的宝云阁修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是清朝帝后祈福诵经的场所。它通高7.55米,重207吨,梁、柱、斗、拱、椽瓦、匾联、门窗均为铜制构件,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在建筑上堪称世界一绝。   该殿坐落在一个带有汉白玉护栏的平台上,斗拱四角挂有同质同色响铃,风过会带来阵阵铃响。   当阳光普照时,宝云阁显得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给人一种万年不朽之感,可称无价之宝。   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在颐和园内烧杀抢夺,但宝云阁却是巍然不动。庚子年(1900年)当八国联军再次掠夺颐和园时,这铜殿依然是丝毫不损。但在8年后即1908年的一天,颐和园的太监在例行巡逻检查时,却惊讶地发现宝云阁有4扇大铜窗和6扇小钢窗竟不翼而飞了。   这下可把负责巡查的太监们给吓坏了,按大清律例,这可是死罪。在当时,宫内太监为了保命,采取了"拖"和"找"的办法,几年后,清王朝灭亡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宝云阁丢失铜窗这件事也就成了颐和园的一桩悬而未决的百年谜案。   20世纪70年代初,丢失的铜门窗突然有了消息。有人从海外写信给颐和园,说他知道铜窗的下落,但必须要以20万美元做交换。偷了人家东西,还来要钱,这明摆着不就是敲诈吗?所以,颐和园这边没有理会他。   十多年以后,那人又写信来谈有关铜窗的"交易"。但是他提供的尺寸有误,颐和园方面还是没有理会。然而,那人却在1983年请法国驻华大使馆一位官员的夫人,进殿亲量门窗尺寸,然后再次写信,声称确系宝云阁失物。   信是鲍慧谦写的,据说他是一位英国商人,也是这笔交易的"中间人",他说铜窗在一位法国收藏家手里,这位收藏家本人不露面,也不透露铜窗的来历,只说他为此已花了不少钱。   中国人虽然都企盼失物能早日回家,但此人索要的钱币数量太大,所以暂未给其答复。   中间人鲍慧谦为了促成这笔交易,又去说服美国国际集团公司出资购买这些铜门窗,让他们买下来后捐赠给中国。这家公司被他说服了,因为这家公司认为,这样既可以表示对中国人友好,也可以扩大公司在中国的影响力。最后该公司以53万美元的价钱买了这些失物。   1993年7月2日,美国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格林伯格先生将买回的四大六小共10扇铜门窗交给了中国驻法使馆文化参赞。不久,这些丢失了80多年的稀世国宝终于被运回了北京。   丢失的铜窗被找回来了,但它们是如何"飞"走的,直到今天仍不得而知。    乐寿堂"闹鬼"奇闻   颐和园的乐寿堂,是当年慈禧太后的"夏宫"。传说在这个地方常常闹鬼,那些年轻的太监和宫女,每当来到乐寿堂里都会毛骨悚然,总害怕会有鬼出现。到底是什么样的鬼,会使他们如此惊恐呢?   有一年秋天,园中老太监张权的老家河间府闹天灾,到秋末颗粒未收,他的本家侄子为了活命便来投奔他这个当太监的堂叔。来京城净身以后,张权好不容易才征得总管太监李莲英的同意,让他住到园中来。   老太监张权的侄子只有十三岁,因为进宫仓促,没来得及学宫中的礼节规矩,也没来得及起名字,大家都叫他六儿。   李莲英原想,答应了小六儿当了太监,张权会孝顺他一笔银子。可张权老家闹灾荒,每年那点银两都送回家救命去了,哪里还有钱孝敬他呀。李莲英为此是记恨在心。   六儿进宫三个月的时候,忽然得了痢疾,上吐下泻。张权急忙到乐寿堂找李莲英给想办法。   李莲英假装地跟着张权到六儿房中一瞧,果然病的不轻。他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却在偷着乐:"谁叫你两个不识趣呢!"然后就走了。   小太监六儿在床上躺了三天,病情越来越重,直到第四天晚上,李莲英才差一名小太监送来了四粒药丸。   六儿接过药一看,丸药已经发霉,还有一种异味,便随口说道:"简直是狗屎,俺不吃。"谁知,李莲英此时正好从窗下经过,听了个一清二楚。   慈禧令人将病中的六儿押到乐寿堂前。由于这个十三岁的孩子根本不懂宫中规矩,再加上李莲英在一旁扇风点火。没问上三句话,慈禧就勃然大怒,吩咐:"杖刑八十"。   掌刑太监将其按倒就打,六儿小小年轻,又重病在身,怎经得住如此严刑拷打?   六儿哭着向他们求饶,可是没有一人理他,求生无望的六儿转而破口大骂,骂李莲英和慈禧将来不得好死。骂声招来了更残酷地暴打,不一会儿,六儿就被杖打致死。   慈禧眼看着太监们用刑,加上孩子连哭带骂,骂她不得好死,受了虚惊,回到寝宫后就躺下了。她一闭上眼睛就看见血淋淋的六儿向她扑来,并且还大喊道:"老太婆,还我命来",吓得她大叫一声,昏了过去。   从此慈禧一病不起,每晚一合眼,眼前就会出现那个场面。这可吓坏了慈禧,病情是越来越严重。一些胆小的宫女更是提心吊胆,稍有风吹草动,就说是六儿的鬼魂来了。不久,乐寿堂闹鬼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宫里宫外。慈禧为了治病,只好搬回了皇宫,从此再也不敢住在乐寿堂了。    天坛的石头会对话   天坛由圜丘、祈谷两坛组成,用于皇帝祭天。在圜丘正北的皇穹宇,有"人间私语天闻若雷"的回音现象,而站在皇穹宇殿前的第18块石头上说话,则会听到奇怪的对话声。这是怎么回事呢?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北京天桥大街以东,初名天地坛。   明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之制,明廷又于北郊另建方泽祭地,此处专祭天祈谷,改名天坛。   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占地约270万平方米,它以建筑布局严谨、结构奇特、装饰新颖而闻名于世。   天坛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天坛的主要建筑在内坛,在南是圜丘坛,在北是祈谷坛,两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   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西墙上有两座门:北为祈谷坛门,南为圜丘坛门。内坛墙共有6座门;祈谷坛有东、西、北三座天门(又称砖门),圜丘坛有泰元、昭亨、广利三门。两坛之间的隔墙上有成贞、琉璃两门。   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内坛西墙内有斋宫,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   天坛南部的圜丘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冬至这天皇帝祭天的地方,故又称祭天台、拜天台、祭台等。   圜丘坛圆形三层,所用石料数目都与"九"有关。上层直径9丈,中层15丈,下层21丈,三层之和为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还含有"九五之尊"的意思。   上坛圆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叫天心石,也叫"亿兆景从石"。站在上面说话,可感到强烈的共鸣。   坛外有矮围墙两重,内墙圆形,外墙方形,四面各有一座汉白玉四柱三门棂星门。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配庑、神库、神厨、宰牲亭等。   圜丘坛正北面是皇穹宇,这座殿宇专门收藏神牌,俗名寝宫。皇穹宇在明嘉靖九年(1531年)创建时,拟定为泰神殿,竣工落成后,又改为此名。它的门楼、墙顶、殿瓦、殿顶,在明朝全用绿色琉璃瓦装饰。围墙的墙身及宫门在左垛都抹饰青灰。   清乾隆十七年(1751年)重修时,殿顶又改为黄铜贴真金叶九层,门楼、殿瓦、墙顶全都换成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墙身和宫门左右的垛墙则用蓝色琉璃砖嵌砌。   皇穹宇的宫门是三座并列的殿脊式券门,四周围墙为正圆形,表示天象。这种圆形围墙叫扇面墙,从远处看,好像一个蓝色发光的璃璃筒子。   这座围墙可用来做传声游戏,所以取名传声墙(俗称回音壁)。只要两个人各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面向北面,一人挨墙说话,一人把耳朵贴墙细听,无论声音多小,对方都可以听得清,而且还可以自行调节音量。   但是,试验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如果听话的人把耳朵向南面,只能听到细微的声音;如果说话的人把嘴向南,则声音全无。   皇穹宇的正殿是一座单檐圆形亭子式的殿房,好像一把金顶蓝色琉璃伞,内供"皇天上帝"神牌,牌上刻金色满汉文字。正殿外有东西配殿,即东庑和西庑。两庑平面为方形,内供清代各帝王及各配神木牌。   皇穹宇建筑上的又一特点,是"人间私语天闻若雷"的回音现象,当人们站在殿前石陛下正中南道的第三块石板上,敞开殿门,将全殿门窗紧闭,并使殿门到殿内正北神龛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然后面对殿门说话,就可以听到两声、三声非常洪亮的回音,声音非常洪亮,站在殿外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这块石板因此得名"三音石"。   一些封建文人说殿前有三块"三才石",即天石、地石、人石。人们必须站在人石上说话。为让皇天上帝听见,得打开殿门,说话声的回响正是皇天上帝的回答。   其实,这也是一种回声现象,和"传声墙"、"亿兆景从"的道理一样。站在第三块石板上说话才能听到回声的原因是,第三声石板位于回音壁的声学中心,有着特殊的声学位置,而其他石板没有这种特殊声学位置,自然也就听不到回音了。   关于天坛的声学现象,曾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兴趣和重视。建国初期,汤定元院士就率先对天坛声学现象进行了研究,对回音壁、三音石、天心石声学现象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很有见地的假说。   他认为,回音壁现象是声音从回音壁一端经连续多次在壁面全反射传递到回音壁另一端;三音石现象是声音从回音壁圆心发出,经壁面反射聚回到圆心,可以听到三次或更多次回声,回声呈递减趋势;天心石现象是声音从天心石发出,经四周围栏杆、围墙、台面反射聚到天心石,可以听到一次回声。   后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众多教授学者,历经三载,利用现代先进测试分析仪器,运用物理学、声学原理,先后十余次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对数百张波形图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计算,证实了汤定元先生的假说,进一步完善了汤定元关于三音石和天心石回声机理的假说。    雍和宫旗杆"落泪"   在雍和宫喇嘛庙内,一共有四根清代的木制旗杆,其中有两根竖立在昭泰门内左右的长方形石座上,高30多米;另外两根高20余米,驮负在两只石刻卧狮背上,竖立在雍和宫主殿露台下的东西两侧。   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那是异常闷热的一天。晚饭后,不知哪一位喇嘛突然惊呼起来:"旗杆落泪了!旗杆落泪了!"僧众闻声跑出来,只见昭泰门右侧的一根旗杆铜帽处不停地往下滴水,整根旗杆和长方形的石座已经变得湿淋淋的。   僧众惊奇万分,都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认为此乃天降"圣水",便面对旗杆叩拜起来;有人找来器皿凑上前去接取"圣水"。   正在这时,不知谁说了一句:"日寇侵略我们祖国,连旗杆部伤心落泪了!"语出惊人,刹时间群情激愤,场面十分悲壮。   "日寇侵略我们祖国,连雍和宫的旗杆都伤心地落泪了!"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北平的各个角落被传得沸沸扬扬,据一个喇嘛讲,他当时还是个9岁的孩子,他亲眼目睹了旗杆落泪这一奇景。那根旗杆整整落了两天两夜的"泪",许多人都闻之动容。   后来,有人专门请教了有关专家及一些老喇嘛们,问他们农历六月旗杆滴水会不会是因为返潮而造成的?亦或是雨水长期积存在旗杆内因高温蒸发出来的?这些答案均被否定了。   解开雍和宫旗杆落泪怪异现象的是一位老喇嘛白玉贵,他说,这件事与他徒弟巴图有关,当时巴图只有十四五岁,旗杆落泪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他突然来到师傅的房中,向师傅说出了实情。   原来,他趁其他喇嘛都在休息的时候,偷偷爬上旗杆,往铜帽里灌满了清水,水便顺着铜帽的裂缝处慢慢地滴淌下来。此水既不是圣水,也不是泪水。   巴图在给师傅说出真相后,不久突然不见了。听人说,他偷偷离开寺院,参加了抗日队伍,后来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军机处被盗奇事   在紫禁城保和殿后面,靠近皇帝居住的养心殿的内右门外,有几间普通的平房。房子虽普通,但它却是当年威名赫赫、权势熏天的军机处所在地。   辅佐皇帝、总揽军国大计的军机处,平时戒备森严,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   但事有蹊跷,在禁宫中的禁地--军机处,竟发生了一起轰动朝野的盗窃案,一颗来历颇不寻常的金印不翼而飞。   那是在同治三年(1864年)的六月十六日,两江总督曾国藩指挥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农民政权首都天京(今南京)后,搜查天京天王府时发现的一方金印和两方玉印,金印上镌刻着"太平天国万岁",重约100余两。曾国藩得到金印后,便立即送往京城,呈现给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   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过目后,将这三方印玺送往军机处,他们认为,放在这里是绝对安全的。   在当时,军机处有满屋和汉屋之分。汉屋负责军机处的对外联系,所以这三方印玺,自然由汉屋收管。之后,在军机处任职的满汉官员都知道了此事。也就在此时,刑部郎中萨隆阿产生了偷那颗金印的念头。   盗窃那颗金印,如果东窗事发,那将是死罪。作为刑部郎中,萨隆阿对这一点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但他抵挡不住百余两黄金的巨大诱惑。   萨隆阿一直在等待机会,他决定挺而走险,把金印拿到手。   一年之后,机会真地来了。同治四年(1865年)八月十七日清晨,萨隆阿来到军机处值班。这时他发现,汉屋里的人均已上堂办事,室内空无一人,且存放金印的柜子又打开着,这不正是下手的好机会吗?   他跑进屋内,将柜内的金印捧了出来,装入腰包后,又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满屋。下班后,他将金印带回到他东单牌楼东观音寺胡同的家中。   大功告成之后,为了保险,萨隆阿决定改变它的模样,也就是毁掉重新铸造。   几天后,萨隆阿将金印拿到东四牌楼万盛长首饰铺,找到熟识的店伙计,谎称这方金印是他在外省做道员的父亲带回北京的,想请他们将此印打铸成金条。他预付工钱40吊。这件珍贵的太平天国历史文物随即在熊熊炉火的吞噬下变成每根重11两的10根金条。   事隔不久,汉屋的官员们就发现金印被盗了。于是报恭亲王。同时,在军机处供职的满汉官员都有一种不祥的征兆,仿佛灭顶之灾随时都可能降临。   军机大臣领班恭亲王奕䜣得知此事,暴跳如雷,冷静之后,他想:军机处日夜有卫兵把守,其他人等是不可能进入此地的,想必一定是内贼所为。于是他命令内务府慎刑司出动,将那些平素与军机处有些来往的人统统抓起来,一一拷问。   但没有发现一点线索,奕沂无奈,只好将这些人放了。随后奕䜣指令内务府番役处出动,到宫外去寻找有关线索。   番役处的番役全部出动,微服私访,查遍京城的大街小巷。虽然京城店铺众多,人员芜杂,但经过番役们经过苦苦寻找,终于有了眉目。   十一月中旬,番役查找到东四牌楼万盛长首饰铺,得知他们曾熔化过一方金印。于是,番役对首饰铺所有的伙计逐一询查。那个与萨隆阿相熟的伙计在严厉的追问之下,只好说出了萨隆阿曾在这里熔化金印的经过。这个伙计作为人证被带到宫中。   恭亲王奕䜣得知此事,随即下令拿问萨隆阿。萨隆阿看到站立一旁的那个伙计,早已全身发抖,承认了那颗金印是他所盗的事实,并交待了作案的全过程。并交待那10根金条,有8根埋在萨隆阿家中炉炕里,另2根已拿到恒和钱铺兑换了银钱。   案件查毕,军机处便奏明两宫太后和皇上,免去萨隆阿军机处职务,革去刑部郎中之职,交刑部按大清律定刑。   同治四年(1865年)十二月,刑部萨隆阿盗窃金印一案做出最后判决:按盗内府财物的本例,定拟绞,监候秋后处决。   长达四个月之久的盗窃金印案终于查明,窃贼也受到了严惩。但那颗镌刻有"太平天国万岁"的金印却永远地消失了。而今,只有太平天国的两方玉印陈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    鼓楼顶上冒"青烟"   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原名为"齐政楼",鼓楼下面是一座城台,约4米高,台前后各有三道券门,左右各一道。楼面阔五间,三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体的拱券式建筑,通高46.7米,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   元代,鼓楼地处元大都中心,商业活动频繁,交通便利,是著名商业区。至明代以后,商业中心转移,鼓楼成为明清两代向全城击鼓报时之处。   从清末开始,市井就流传有司槌狐仙之说,所以这座古老的建筑一直给人们一种神秘之感。   1950年8月,鼓楼顶上出现了一种怪异的现象:每当夕阳西下,夜暮降临时,鼓楼顶端就会升起一缕青烟。这种现象吸引了不少围观者。   当时正是酷暑时节,纳凉聊天的人很多,鼓楼附近各个茶棚、酒肆客人也较多,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便是鼓楼冒烟的话题。一些迷信的人认为鼓楼闹鬼,或者是大蟒成精了,在鼓楼作祟。   为了攻破这些迷信说法,当时的城建部门就命令消防队员和建筑工人攀云梯上鼓楼观察。攀登队到达楼顶后,发现楼顶上空聚集了无数的蚊子在成团飞舞。这些旋转飞舞的蚊子大军,在夕阳的余辉中,确实像一团青烟从楼顶升起。   消防人员之后喷洒了灭蚊剂,将蚊子彻底消除。自此,鼓楼冒青烟之谜才被解开。    豫亲王府与协和医院的疑案   北京协和医院就是以前的豫王府。想当年老豫王久经战场,屡建战功,曾多次得到皇上重赏。其赏赐之丰,金银之多,凡人都难以想象。加之清王朝的世袭制度,豫王的后代永远都能领受一份王爷俸禄,所以清王府子孙的生活都是赛过神仙的生活。   然而,否极泰来,盛极而衰是自然的规律。辛亥革命后,大清王朝倒台,豫王府那些过惯了贵族生活的人突然失去了经济来源,他们坐吃山空,没过多久家里的"老底儿"就折腾的所剩无几了。   钱用完了,可一大家子人还要过日子,怎么办呢?他们只好决定把祖产给卖了。但那么大一座王府,中国人买不起,买也没有用。他们就把豫王府卖给了美国人。立了字据,过了款,一家人就收拾东西搬家另寻住处了。   东西搬的差不多时,上辈老王爷的仆人(已80多岁)听说了此事,脸色大变。他让人搀扶着去找少福晋,也就是少王爷的媳妇。他说王爷府里怎么会没有钱呢?还有银窖没有挖出来呢!少王爷得知老仆人说的大概位置后,赶紧找人来挖。   可是这消息很快也让买房子的美国人知道了,他们立即带来官府的人,拦着不让挖。人家手里握着白纸黑字的字据,钱也付过了,再加上当时的官府也怕外国人,最后那一窖银子就白白地送给外国人了。老仆人一瞧这些败家子,轻易就把老王爷出生入死挣下的俸禄白白地让外国人给拿走了,不由得气血攻心,当场就背过气去,后来怎么也没救活。   东城老北京人都说,协和医院盖这么大的楼,买那么好的洋设备,不是美国人带来的钱,而是用的中国人的钱!    八达岭北三楼底下为啥是空的   八达岭关城南北各有四座敌楼,有七座基座是用石头、砖头加粘土填的,夯得很瓷实,但是北三楼底下却是空空如也。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   据说在很早以前,八达岭附近曾广泛传唱着一首藏宝歌:"八个金锅露着沿儿,八个金镢露着袢儿......"这歌儿一共8句,每句8件宝贝,总共说出了64件宝贝!   后来,有人把这首藏宝歌给改了,改歌者把每句前面的两个"八个"去掉,然后又在后边补了两句:"宝贝宝贝啥时现?城楼一倒全能见。"   是谁改的歌词。为什么要改呢?歌词与八达岭关城有关。当年,明王朝补边(修八达岭关城),派个挺大的官当督办,关城修了九年九月零九天,累死了九千九百零九个人,官府把累死的人全部填入了城墙沟子。   老百姓见官府如此草菅人命,就在关城快修好,督办要跟皇上领功请赏时,重新改编了那首藏宝歌,并广为传唱。   修关城的督办听后可就心神不宁。他想,刚修好的关城要让采宝的拆了,上头要说是偷工减料,怪罪下来可要杀头的呀!正当督办为此事发愁时,旁边斟茶倒水的小书僮说道:"不知大人为何总是唉声叹气,有什么使您犯愁的事吗?"   督办没好气地说:"做你的事吧,告诉你有啥用!"   书僮诡秘地一笑,小声说道:"宝贝宝贝啥时现?城楼一倒全能见!"   督办听后大吃一惊,于是便向书僮讨要计策。书僮毫不谦虚地说:"这点儿小事,好办。请问大人您是要十年计,还是要百年计?"   督办问他此话怎讲。   书僮告诉督办说,等关城修好了,要他赶紧上奏皇上,说北国正在操练人马,请朝廷派兵把关。有兵在,谁还敢拆墙!此乃书僮的十年计。然后,书僮又给督办述说了百年计。督办听后,大为惊喜,立即按书僮说的去做。   明王朝的那若干年,朝廷因怕北国来犯,关城上年都有重兵把守,因此,关城安然无恙。但是到了清朝,北方是满人的大后方,自然无须用兵去把守。   这时,大泥河村有个叫"跑不了"的人的父亲,听说了那首藏宝歌,开始打起了挖宝的主意。   此人上过几年私塾,也算是有点文化。家境也很好,有三十二亩好地,可是他总想发大财,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   有一年,"跑不了"的父亲到八达岭关城下的岔道村串亲戚,没事时,就到城墙上溜达。溜达来溜达去,竟让他看出破绽来了。   他发现,关城八个敌楼只有北三楼有块石碑,还没字。他感觉有些蹊跷,就一不做,二不休把石碑推倒了。搬开石碑,他果然发现碑底下有个木匣,打开木匣,里面放着一本书。   拿到书后,他连忙跑回家,没黑夜没白天地看,看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看明白了。原来,书上说关城的三楼底下藏有金条和元宝。他高兴极了,心想,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发财了。   他雇了五个棒小伙儿,在北三楼里头往下挖,挖出来的石头、泥土倒到墙外头。小伙子们没黑没白地干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把机关挖了出来。   机关是一个砖砌的小门儿,没挡,里头是砖砌的小窖,窖里放着好多好多金条、元宝。小伙子们把这些东西全部用箩筐提到城墙上,然后去请"跑不了"的父亲。   "跑不了"的父亲一听说有那么多的金条、元宝,便疯了似的跑过来。当他看到城墙上堆的东西时,"扑通"一声摔倒在地,昏死了过去。   原来这些金条、元宝两个一磕就碎,全是砖头刻的。   为了挖这些"宝物",他把地卖光了,钱花没了,现在却挖来一堆假货,怎会不气急攻心?人们在岔道村找了一块门板,抬他回家,还没进村,他已气绝归西了。   "跑不了"的父亲为采宝倾家荡产,连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的事不径而走,以后再也没人干这样的傻事了!   八达岭关城保存下来了,而北三楼底座下的空儿也没人填,所以至今依旧是空空如也。    玉带桥的来历   西堤的六座小桥造型各异,玉带桥是最漂亮的一个,是颐和园里的著名景观。相传这座桥是乾隆皇上传旨建造的。   自从清漪园建成以后,乾隆皇帝特别喜欢园中的景致,经常来此赏景观花,有时一住就是半个多月。   一天,乾隆要夜游昆明湖,并让纪晓岚、和珅陪同。傍晚时分,他们三人登上了一条装饰得非常华丽的游船。   这天正好是农历十五,皓月当空,微风习习,昆明湖上波光粼粼。乾隆一边欣赏着这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和纪晓岚、和珅聊着天。   和珅提议说:"万岁爷,今晚月色如此美妙,何不对月畅饮呀?"乾隆兴致正高,听说饮酒,立即应允。   不一会儿,一个小太监就送上一坛宫廷御酒液。   纪晓岚为乾隆满上一杯:"臣先敬万岁爷一杯!"乾隆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游船围着南湖岛转了一圈,又穿过十七孔桥,向西堤驶去。此时已是午夜,乾隆皇帝已有几分醉意。纪晓岚又敬了乾隆一杯,乾隆连道:"好酒,好酒!"   和珅也不敢怠慢,连忙也满上一杯,上敬乾隆。   乾隆这时已微醉,便问和珅:"和爱卿,你相信真有天女下凡这种事吗?"   "那只是文人编的一些瞎话,哪儿有什么仙女呀?"和珅答道。   纪晓岚一见乾隆有些醉了,又听他问仙女下凡的事,心里就琢磨开了:这万岁爷风流倜傥,虽然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可总是拴不住他的心,每次下江南和私访都有风流韵事,今儿借着月色与美酒,一定又想七仙女了。   于是便想逗逗乾隆,他说道:"万岁,以臣之见,和大人之言并非全对,您想呀,要是没有仙女,哪儿来的那么多故事呀?我看还真有仙女下凡,只是这凡人不易见到。"乾隆一听,连忙问:"以爱卿之意,朕可有遇仙之命呀?"   "您是真龙天子,并非一般人,又这么有诚意,一定能遇到您喜欢的仙女!"这句话说的正合乾隆的心思。这时游船已驶近西堤,乾隆一边观赏着西堤的夜景,一边想这那仙女的事,越想越入迷,恍恍惚惚地靠在船栏进入了梦境......   他独自一人在西堤漫步,走过柳桥,刚要上练桥,忽然看见镜桥上站着一位貌若天仙的姑娘。乾隆心想:难道我真的遇上天仙了?虽然皇宫佳丽三千,也抵不上这一个呀!如果她肯到皇宫里做我的妃子该多好啊!   于是他紧走几步,要与那姑娘搭讪几句。那姑娘见有人过来了,慌忙走开,乾隆急忙追去。只见那姑娘一舞长裙,一条洁白的玉带,便飘落在昆明湖畔,转眼间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石拱桥,她轻盈地走上石桥,没以踪影。   "仙女,仙女"乾隆喊道,往前刚追了几步,却"扑通"一声掉进湖里。"来人呀,来人呀!"他大声喊着,睁开眼一看,自己还倚在船栏上,哦,原来是南柯一梦呀!   这时游船正行驶到镜桥旁。乾隆说:"快停船,快停船,朕要在此寻仙!"纪晓岚、和珅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时候游船已靠上了西堤,乾隆急忙下得船来,走上西堤,快步登上镜桥,朝四下观望,一切景致同梦中看到的如出一辙,只是看不到那位仙女,他想了想说"传朕旨意,在这练桥和豳风桥之间建一座石桥,要像玉带一样飘在湖畔。"他一连说了三遍,纪晓岚、和珅连忙答应。   工部大臣接旨后,即刻找人设计,没过多久,一座形似玉带的汉白玉石桥就建成了。后来人们把这座石拱桥叫成了"仙女桥",又因它形似玉带,所以也叫"玉带桥"。    如意门的典故   颐和园里大大小小的门有上百个,其中西北角的如意门名字最好听。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   相传,当年修建颐和园时,慈禧太后经常到园子里察看并亲自确定每一门、每一殿、每一阁的名称,其中的讲究很多,不是出自某个典故,就是以福禄寿喜为依据。   这天,慈禧在建园大臣的陪同下,来到了颐和园西北角。这时正赶上这里的一个园门刚刚修建完,她看了看,问建园大臣:"这个门的名字起好了吗?"建园大臣心想,难道老佛爷要给此门起名字吗?便说:"回老佛爷,这门的名字留着等您给起哪!"   谁知慈禧听了这话,把眼睛一瞪,生气地说:"这么个不起眼儿的小门也要我亲自起吗?"   建园大臣一听此言,知道自己马屁没拍好,吓得一声不吭了。   "传我的话,把这些干活的人都叫来,一人起一个名字,起的好,我有重赏,起的不好,各打三十大板。"建园的大臣连忙把在一旁干活的二十几人都召集在一起。   慈禧心情不错,她故意想拿这些工匠取乐。她指了人群中的一个大高个儿:"你先起一个名宇,让我听听怎么样?"那人走上前跪道:"老佛爷在上,小的想的名字是'万岁门'。"   慈禧一听就气呼呼的:"你这奴才,难道你心里就有万岁皇上吗?来人,先给我打他三十大板!"那大高个儿无缘无故地被打了三十大板,心中还不知错在哪儿。他不知道,慈禧从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也最讨厌拍皇上马屁的人。   慈禧瞟了一眼众人,指着一个老者说:"你给起个名字吧?"那人一见太后点了自己,心里就哆嗦开了。他早就听说老佛爷喜怒无常,今天自己肯定是凶多吉少。他想了想说道:"我看这门的名字就叫'太后门'吧,以后一叫起这名字,就想起老佛爷您来。"   他想拍慈禧马屁,以逃过一劫,谁知慈禧一听,又是大怒:"什么'太后门''太前门'的,拍马屁也不看看地方,也给我打三十大板!"   众人一见都惊呆了,连"万岁门"、"太后门"都不行,这名字可没法儿起了。慈禧见众人一个个吓的慌慌张张,心里暗暗开心。接着问身边的一个太监:"这些人没什么学问,以你之见,这门应起个什么名字好呀?"   "我......"那太监被慈禧猛地一问,也有些慌神,"我,我"了半天,也说出个名儿来。慈禧一见,就气的火往上撞:"你这无用的东西,亏你在宫里当差,连个好听的名字也起不出,给我打!"   一连三个人挨了板子,其他的人都觉得今天的板子是挨定了。这西太后也太狠毒了,让卖苦力的起名字,这不是存心刁难人吗?   正在众人胆战心惊之时,人群中站出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说:"老佛爷在上,奴才读过两年书,想试着给这门起个名字。"慈禧一看,说话的人是个小伙子,心里想看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能起什么名儿!   这挺身而出的小伙子叫赵玉水,为人诚实,爱帮助别人,他为了让剩下的工友们免受皮肉之苦,就先想了个名字,希望说出来慈禧满意了,免去其他人的苦刑。   慈禧瞟了一眼赵玉水,鼻孔哼了一声说:"好,那你就说说吧,可要是起的不好,就得挨九十板子。"众人一听,吓的头发都竖起来了。   赵玉水不慌不忙地说:"奴才起的名字老佛爷要是满意就算是孝敬老佛爷了。要是不如您的意,就是打死奴才也决无怨言。"   "别废话了,你说吧,叫什么?"慈禧想看看这小伙子到底有什么能耐。   "这个角门虽然偏僻,但是按八卦图位来说是乾位。乾位代表天,天上原来由玉皇大帝主宰,但他也得听王母姑娘的旨意,王母娘娘大恩大德,使万民万事如意,以奴才的拙见,这门应取名为'如意门'"。   慈禧听罢非常吃惊,因为"如"字左边是一个"女"字,象征她本人。右边一个"口"字意思是说话,连在一起是女人说话算数。而"意"字中暗藏一"日"字,象征皇帝的"皇"字。这个名称表面上是个吉祥如意的意思,却暗藏着一种慈禧高高在上,独揽大权的意思,所以这个名字正中慈禧下怀。   慈禧仔细打量了这后生几眼,他貌不惊人,却机智敏捷,"好,这个名字起的好,'如意门'吉祥如意,万事如意,正合我的心思!赏银一百两!"慈禧满脸堆笑。众人一见名字起好了,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西太后回到乐寿堂之后,还琢磨着"如意门"三个字,越想越觉得这名字起的好。可她生性多疑,心肠狠毒,怕日后泄露了自己的心计,于是找来一个心腹大监,让他设法把赵玉水害死,以绝后患。   没几天,赵玉水就死于"意外"的工伤事故,可他起的"如意门"却延用至今。    佛香阁的历史   佛香阁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建筑,据传当初建园时,乾隆皇帝原打算按照杭州六和塔的样式建造一座九层的延寿塔。可塔刚建了一半儿就又拆了,后来改建成了现在这座八面三层的佛香阁。   据说,当年主持兴建清漪园的工部大臣为了讨皇上欢心,对所有的工程都催得很紧,他三天两头地到园子监工,并催促监工头要把所有的工期往前赶。原打算十年建成的延寿塔,他非让提前一年完工,这可就苦了干活儿的工匠们。   延寿塔在建到第五层时,不巧遇上了涝灾,那些天暴雨如注,水流为河。   为了能提前交差,监工头硬逼着工匠们冒雨施工,还命令他们必须在五个月内把第八层塔建好。转眼五个月过去了,塔的第八层也总算搭起来。   可谁知光顾着抢进度了,又遇大雨施工,整个塔身向西倾斜了好多,中间还裂了一条大缝。   这下麻烦可大了,塔建歪了,这可是欺君之罪,要被砍头的。眼看着离工部大臣要来验收的日子还剩下三天时间了,大伙儿都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天一大早儿监工头不见了,有人看见他在夜里卷着包偷偷地出了园子,因为他有个拜把子哥们是看大门儿的,给了他一条生路。工匠们是逃不出去的,因为园里园外都有人把守。   监工头一跑,大伙儿更急了,过两天工部大臣来了一看,只有死路一条。   工匠们中有个王石匠,上过几年私塾,对八卦、周易略知一二,人送外号"王半仙",遇到这样的事,大伙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天黑了,一更刚过,大雨倾盆而降,并夹着雷鸣闪电。王石匠带这十几个身强力壮小伙儿爬上塔顶,挥镐扬锹,没费多大工夫,就把最上面那层拆下小半截。天快亮的时候,王石匠让那十几个小伙子回了工棚,自己往工部大臣住的玉澜堂跑去。   他是一边喊一边砸门。工部大臣还没有起来,听见有人大呼小叫,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大门刚一打开,王石匠就闯了进来,一下子跪到工部大臣面前,情绪紧张地说昆明湖里突然跳出一条金龙,将塔缠住后,三摇两晃地把塔弄歪了,还裂了一道大口子,砖瓦石料飞得到处都是。   工部大臣听了,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匆匆忙忙跟着王石匠前去查看。   来到塔下,只见乱石碎瓦摆了一大片,塔身确实有些向西歪,几个工匠正跪在塔下烧香求菩萨保佑。工部大臣不敢怠慢,火速禀报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听了半信半疑,连忙起驾来到园子里。可他在塔下看了大半天儿,也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这时不远处走来一位风水先生,乾隆皇帝连忙让人把他叫过来,让他给看看塔毁的根由。   风水先生看了看斜塔,又转身看了看昆明湖,然后从怀里取出一本书,翻看了好一阵,才说这塔建得不吉利,方位不对选址不好,正好与这湖中的龙门相对,压了龙脉,惹怒了老龙王,所以龙王施了法术,毁了这塔。此塔若是不拆,日后还有更大的灾难。   乾隆皇帝最信鬼神,他听后急忙请风水先生说出破解的办法。风水先生说只有将这塔拆掉,别无它法。   乾隆只好传旨,快快将塔拆了。工匠们一听松了一口气,不敢耽搁,连忙拆塔。   原来那风水先生是王石匠叫一位工匠装扮,事前已教好了他在皇上面前怎么说,没想到乾隆皇帝真的信了。就这样,王石匠救了工匠们的命。   延寿塔拆掉后,乾隆皇帝总觉得万寿山上少了点东西,于是,他又请了一位风水先生重看风水。没过多久,他就传旨,在那塔的原址上兴建了一座八面四重檐的佛香阁。    分钟寺的来历   分钟寺位于左安门往南偏东方向三四里处。关于此名还有一段十分动人的故事。   据说很早以前,分钟寺的钟声非常洪亮,每当寺里打钟,方圆几十里的村庄就都听见。令人奇怪的是,每个人听到的声音都不一样,就像不同的人在耳畔说话一样。一口钟能打出这么多种声音,着实让人费解。   早先分钟寺并没有钟,人们掌握时间是依据村子上一个无依无靠的老头儿打更来判断的。   这个打更的老头儿心肠很好,他打更不要工钱,说让村子里给他攒着,等攒多了就铸一口钟,到时就可以用钟声代替打更声音。   老头儿打更的时间长了,对村子里的人的脾气都了如指掌,到打"亮更"(早晨三点到五点)的时候,声音传到勤快小伙儿的家门口,只有轻轻地几下梆子,让他不必忙着穿衣裳下炕;若是传到懒惰小伙儿的家门口,则是重重地敲几下梆子,这样那个懒小伙儿听了虽然不高兴,也得赶紧起床干活儿去。   老头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敲打着梆子,直到他再也打不响梆子了,一口新钟已经铸成了,人们把它挂在附近的寺庙里。   从此,钟声便代替了那令人熟悉的打更声。令人不可思异的是,那口钟就像是老头儿的化身一样,其声音也极具"灵性",也能因人而宜,"分"别对待,每个人听到的声音也是大不一样。   这口"神钟"竟能"'分'别对待"不同的人,所以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分钟",那庙也就改叫"分钟寺"了。    定陵月亮碑的离奇故事   在我国规模最大的皇帝陵园--十三陵,埋葬着明朝的十三位皇帝。十三陵建筑规模宏大,设计精巧,造型别致,特别与其他墓葬不同的是,十三陵每座陵宫前还立有一座龟驮碑(思陵除外),即神功圣德碑。   定陵是神宗的墓葬,在其石碑的背面右上角有一块白圆形的痕迹,至今清晰可见。围绕这一块白圆形的痕迹,还有一个极为神奇的传说。   昏庸无道的明神宗10岁登极,21岁就花巨资为自己修造陵墓。陵墓建成后,便不再理朝政,二十五年中,久居深宫,深迷于酒香女色之中。   一天,神宗正在昏睡中,忽然梦见一个自称是"火神爷"的人,说是奉上天之命来惩罚他,并且还要将定陵烧毁。   神宗大怒,说帝王陵寝自有神佑,别人是没有那个本事将其烧毁的。   火神爷要和神宗打赌,神宗应之,并说:"要是将来定陵火烧,让我现在就瞎一只眼。"话音刚落,火神爷竟哈哈大笑而去,一转眼就没影了。   神宗从梦中惊醒,他正想要睁开眼看看周围,左眼忽然模糊不清。几天后,那只左眼真的瞎了。神宗回想梦中的情景,不禁神志迷乱,从此,一病不起。   神宗"驾崩",入葬定陵。说也奇怪,神宗的左眼瞎了,可他那只右眼却怎么也闭不上。到神宗遗体安葬完毕,有人发现,定陵石碑背面的右上角立即出现了一个白圆形的东西。   据当地群众说,以后每逢阴历的月底和月初,这个白圆形的东西就发亮,据说这个白圆形的东西是神宗的右眼变的,因为他怕火神爷真的要来烧他的陵。由于这个原因,后来定陵被人称之为"定陵月亮碑"。   说来奇怪,定陵最终也未能逃脱被火烧的劫难。而那个神秘的"月亮"也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只留下一段历史的印痕。    永陵的琉璃瓦为何是红的   十三陵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皇帝陵园,其以北面的天寿山主峰为中心,东西山峦回抱,将整个陵区围成一座天然的"大庭院"。   在这座陵园内埋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依次建有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秦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这些陵墓到目前为止,正式开放的有长陵、定陵和昭陵。   游人来到十三陵,不难发现,在这十三座帝陵中,有十二座陵墓的琉璃瓦是黄色的,唯独永陵的琉璃瓦是红的。   人们在感到好奇的同时,一定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吧!   其实,关于此事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在民间却流传着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   明嘉靖年间,皇帝朱厚熜虽昏庸无能,但对自己的陵墓修建却格外经心。他曾多次亲临陵园工地视察。   他在视察时发现,陵园中先帝陵墓所用的琉璃瓦都是黄色的,而给他所烧之瓦都是红色的,不禁暴跳如雷,大发脾气。因为"黄"与"皇"同音,黄颜色象征着皇家的瑞气。瓦烧红了,皇家的气没了,他自然视其为不吉利的征兆。恼羞成怒之下,朱厚熜下令将这批窑工全部杀掉。   后来,几批窑工烧出来的瓦都是红色的,他们也难逃被处死的厄运。昏庸而暴燥的皇帝还下旨道:如果烧出来的瓦还是红的,不但要杀掉所有的窑工,而且还要满门抄斩,诛灭九族。   圣旨下达之后,没有一个人再敢去烧瓦。但有一天,一个青年窑工主动前去领旨,做了窑头。   其实,这个青年窑工一点把握都没有。这不是白白送死吗?   那他为什么还来呢?原来,这个青年看见好几批窑工都被杀掉了,心里很悲痛,他的父母见他愁眉不展的样子,便问他是怎么回事,他便把详情告诉了父母。   两位老人听后,也没什么办法。正在此时,门外一阵嘈,原来是皇上派人到处募集长生不老的灵丹秘方。两位老人此时想出了一个主意,便告诉儿子应该怎样去做,这位青年听了之后,觉得可行,便去领旨,准备带人去烧瓦。   虽然瓦工们经过精心的配料、烘烤、煅烧,但是,烧烧制出来的瓦依然是红色的。   皇上得知此事,便下令依旨查办。衙役们奉旨来到工地,先将这位青年窑头拿下。青年窑头被抓时,大声地喊冤枉,衙役们听后,对他说,你犯得是欺君的大罪,有什么可冤的。   青年窑头听后,大声说道:"皇帝不问青红皂白,就诛杀窑工,还要诛灭九族,这是天大的冤枉。我们确有详情禀报,瓦之所以被烧成红的,这是皇帝吉祥的征兆。他不但不重赏我们窑工,反而还要我们窑工的小命,你们说,这难道还不冤吗?"   衙役们听后,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去向皇上如实禀告。皇帝听后大怒说:"岂有此理,临死之前还敢狡辩,带他上来,朕要亲自审问。"   青年窑头被带到皇上跟前。皇帝怒吼道:"你为何喊冤?"   青年按父母的教导对皇上说:"当今皇上洪福齐天,连烧出的瓦都是红的。这是吉兆啊!由于天命难违,所以我们才烧不出来黄瓦,这不是冤枉吗?"   皇上听后,立刻转怒为喜。他想:"洪福齐天"的"洪"与"红"同音,此乃吉兆也。   青年窑头见皇上怒气尽消,接着说道:"当今朝代的年号为'嘉靖',这不正好和'家尽'二字同音吗?而我们烧出的瓦总是红的,这就是天意,冲其不祥之兆,让我们大明王朝更加安定,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   皇上听后自然是龙颜大悦,遂下令重赏所有的窑工。   这样,永陵所用之瓦就都是"清一色"的红色琉璃瓦了。    凤凰墩的三种传说   清乾隆帝在修建清漪园(今颐和园)时,仿照神话传说,在昆明湖上修建了三座海上仙山:北边四面临水的孤岛称为"方丈",西边那个一面有路、三面环柳的土山叫做"蓬莱",南边的一座光秃秃的土丘名叫"瀛洲"。当地人嫌这些名字太文雅太难记,于是就管方丈叫团城,蓬莱叫老公山,瀛洲叫凤凰墩了。   瀛洲岛为什么改名叫凤凰墩呢?   有人说"岛以仙名",也有人说"岛以鸟名",还有人说"岛以人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说"岛以仙名"的人依据的是这样一个传说。从前,瀛洲岛四面临水,岛上红花绿树,景色清幽、香气怡人。   一天早晨,仙女弄玉奉王母娘娘的旨意,要飞到东岳泰山去继续修行。可她路过此地,却被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她踩落云头,决定在这里修行。   弄玉在这里生活得无拘无束,安闲自在。饿了就餐风饮露,闷时就吹吹洞箫,真是赛如神仙般的日子!   一天傍晚,韩湘子(八仙之一)脚踏青云,手握玉笛,从天空里飞过。这时一缕悠扬的箫声传入他的耳中,他感觉箫声很熟悉,于是顺着箫声寻找,果然发现仙女弄玉住在这里。   他来到弄玉跟前问:"王母娘娘要你到东岳泰山修行,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弄玉回答道:"我见这里风光秀丽,幽雅清净,舍不得离开,就安了身。"   韩湘子说:"这座小岛虽然很好,但四周的环境不合适你,你不可在这里久留。"并对她说明了理由。   韩湘子说:"此地的正北向是一座龙王庙,倘若龙前来戏凤,你便不能安心修道;西边是座老公(弓)山,一旦利箭离弦,你也受不了;南边是火器营,专造火枪火炮,你是鸟中之王,时间久了,恐怕也免不了受枪打的命运。东边的村子叫六郎庄,倘若六狼夺一凤,你千年修炼的道行岂不毁于一旦?"   弄玉听了韩湘子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离开此地跟随韩湘子到东岳泰山修道去了。   后来,仙女弄玉来瀛洲岛修行的事不胫而走,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岛上修了一座凤凰亭,在亭子里画了一幅仙女乘凤吹箫的画,并将此岛改名为"凤凰墩"。   主张"岛以鸟名"者,则是拿出了"历史事实"这一有力武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戊戌变法那年(1898年),以光绪为首的帝党,和以慈禧为头子的后党,斗争得非常激烈。同年四月底,光绪班诏宣布变法。慈禧自然是痛恨此举,就想方设法反对这次变法。   一天,满腹怨气的慈禧带着一帮王公大臣乘船在昆明湖里散心时,突然决定要去瀛洲岛上观赏野景。当时岛上杂草丛生,水蛇泛滥,一片荒凉景象。   大臣们怕有闪失,纷纷上前婉言劝阻,但是慈禧自恃身价高贵,金口已开,便不愿收回。臣子们只好紧跟其后。   他们刚一登上瀛洲岛,就遇到了一条又粗又长的黑花蛇。大蛇盘曲在草地上,蛇头仰起来有半尺多高,正张着嘴朝天上"咝咝"地吐着信子。   这条蛇的身边有一棵老桑树,老桑树的枝杈上落着一只花喜鹊,花喜鹊也毫不畏惧地冲着黑花蛇喳喳叫。他们正感到纳闷,突然,那只喜鹊猛一下子飞下来,朝蛇头上狠狠地啄了几口,又飞回树枝上。   黑花蛇想咬住喜鹊,就是够不到。花喜鹊反反复复去啄黑花蛇,啄得它伤痕累累,黑花蛇讨不到便宜,最后只好甘拜下风,逃到草丛里去了。   慈禧一行人被这场蛇鹊之战惊呆了。当喜鹊飞走之后,慈禧阴笑道:"你们说说,这是吉兆还是凶兆?"大臣和太监们不知她是何用意,都不敢不吭声,只有大太监李莲英猜透了主子的心思,上前说道:   "刚才蛇和喜鹊是为争夺这块宝地大动干戈,黑花蛇是龙,花喜鹊是凤,龙斗不过凤,才会落荒而逃。这场大战叫游龙斗凤,以龙败凤胜为最终结局。"   这些顽固党的大臣听完李莲英的讲述,异口同声道:"是吉兆,这自然是吉兆啊!"   慈禧听完随身臣子的逢迎,心情非常舒畅。于是传旨,在瀛洲岛修建一座凤凰楼,以纪念花喜鹊得胜。瀛洲岛上修建了用铜凤凰装饰的凤凰楼后,就改名叫"凤凰墩"了。   主张"岛以人名"者的说法更有意思。   有一次,慈禧到昆明湖游玩时,曾到瀛洲岛上解手。因"蹲"与"墩"同音,后来有人就将此地戏称为"凤凰墩"了。这显然是对慈禧老太婆的嘲弄和唾骂。    灶君庙前解救百姓的铁狮子   北京民间有一句歇后语:"灶君庙的狮子,铁对儿。"用来是形容永远解不开仇恨的死对头或永远分不开的死搭档。其实,北京的狮子很多,为什么单单用说灶君庙的狮子去编歇后语呢?这里面有一个传说。   灶君庙位于北京崇文区花市大街,过去是个非常穷的地方,住在那里的老百姓多数靠做纸花、做小手工艺维持生计。   可是,灶君老爷却偏偏看中了这块地方,他奏明了玉皇大帝,想在这里盖了一座灶君庙,有人说,这不是灶君老爷自己盖的,而是信灶君老爷的有钱人出钱盖的。   不管灶君庙是怎么盖起来的,只要灶君老爷能"保佑一方",人们就愿意到灶君庙上香,上供品等。   可日子长了,人们并没有受到保佑,反而是穷人越过越穷,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大伙儿犯起嘀咕了,这灶君庙里肯定有些蹊跷。   有那细心的人,就天天到庙里庙外,仔细的查看,却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   一天,有个挑着担子,下街补漏锅的白胡子老头儿,走到灶君庙门前,放下了担子,他左瞧右瞧,又到庙里瞧了一遍。   他这个怪举动,招来不少围着瞧热闹的人,有那爱说话的人,就问了:"老大爷,您看什么呢?"白胡子老头儿笑着说"没看什么。我想,若在庙门前给添上两个铁狮子,就更好看了。"   大伙儿笑了,都说:"谁有这些钱哪!从打有了这座庙,我们就得出钱买香买供,就得按月送香油,弄的我们穷的更穷了,哪还有钱给它铸狮子啊?"白胡子老头儿听了笑而不语,挑起担子走了。   第二天,人们便见灶君庙门前,多了一对铁狮子。第三天,灶君老爷的马没有了,庙门前散了一堆马骨头,据说,夜里,人们都听见狮子的吼叫了。第四天,第五天,庙门不开了。打这儿起,庙里就成为做小手艺的和无家可归之人的住所,人们再也不用给灶君老爷买香、买供、送香油了,大伙儿都省下了一笔钱买自己吃的用的东西,日子慢慢地也好过一点了。   人们都说:那白胡子老头是鲁班爷,那一对铁狮子,是鲁班爷铸成来解救百姓的。铁狮子把灶君老爷的马吃掉了,还吓跑了灶君老爷,所以铁狮是灶君老爷的死对头。    望家楼的传说   乾隆年间,新疆地区有一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长得国色天香,并且身上有一股奇异的香味儿,令人如痴如醉,人们都管她叫香妃。   乾隆皇帝听说了,对香妃仰慕不已,便下旨召香妃进宫,纳为嫔妃。   香妃自从来到清宫,没有一丝快乐,她仍然想念着自己所爱的人和生她养她的家乡。她身上藏着锋利的匕首,不容乾隆接近自己,否则就要自寻短见。   乾隆整日巴望着香妃答应做自己的妃子,可是香妃任凭谁来劝说都坚决不同意。乾隆眼巴巴地看着貌若天仙的美女,却不敢接近,生怕她急了去寻死。   无奈之下,乾隆只得将香妃安置在宝月楼住下了。   香妃是维吾尔族人,维吾尔族多信奉伊斯兰教,也就是回教。为了讨好香妃,乾隆命伺候她的仆人,一切一定要按回教的风俗习惯安排饮食起居。但是,即便这样,香妃依旧断不了想家的念头。   乾隆天天琢磨给香妃消愁解闷儿的法子。他想,香妃信奉回教,家乡有做礼拜的教堂,我若在京城给他盖一个伊斯兰教楼,她想家时去看看,不就如同回到家里一样吗?   乾隆想到这儿,立即下旨在宝月楼的对面盖一座伊斯兰寺。   没过多长时间,一座两三丈高、庄严肃穆的伊斯兰教楼便盖成了,这座楼面阔七间,是两层木结构的楼房,山顶为重檐琉璃瓦卷的。乾隆还命许多信奉回教的人住在附近。   每当香妃思念家乡的时候,便登上宝月楼,向南眺望仿照家乡教楼而新盖的教楼,看到那些头戴回民帽子、出来进去的家乡同胞,香妃思乡的心终于得到了些许安慰。于是这座楼便被叫做了望家楼。   但是香妃仍然不愿意陪在乾隆身边,她依然思念生她养她的故乡。皇太后生气了,皇上如此费尽心机,取悦于她,她还是不动心,这样长此以往,怎么能行呢?   为了不让乾隆为香妃再浪费心思,皇太后产生了除掉香妃的念头。   一天,乾隆出宫去了,皇太后便召见了香妃,她问香妃:"你到底是从还是不从?"   香妃还是不情愿地摇摇头。   皇太后说:"不从,就叫你死!"   香妃笑着说:"我被你们抢来就没打算活着!"   于是皇太后就扔给她一条白绸子,赐她自尽。   现在"望乡楼"虽然不复存在了,宝月楼也改成了新华门楼。但香妃的故事却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    关帝庙与白马告状   在北京的庙宇中,关帝庙修建的最多,加上北京郊县的关帝庙,全北京的关帝庙总数达二三百座之多。   这些关帝庙塑像大体相同,中间坐的是关公,手捋长髯,微闪丹目,手持《春秋》,白脸捧印的关平和黑脸托刀的周仓分列两边。庙门口的一副对联,写道:   "赤面秉赤心,赤兔追风,一片忠心照赤胆;   青灯观青史,青龙偃月,千秋义气对青天。"   横批:"亘古一人"。   北京城的关帝庙中,正阳门月城西侧的关帝庙香火最盛。从明代开始,每年五月十三日,皇帝必遣太常寺上官行礼。除此之外,凡是国家有大灾大难,皇帝或百官也会到关帝庙上香,焚表祭告。   这座关帝庙得到朝廷的青睐,据说跟明永乐大帝朱棣有关。   据说明成祖定都北京之后,四方臣服,天下太平。一年,漠北异族突来侵扰,成祖于是御驾亲征。两军激烈交锋,大败敌军,敌军逃入沙漠,成祖带兵追赶,由于不熟习地形,竟不辨东西,几乎迷路。   正在彷徨之时,突见前方霞光万道,金光笼罩之下,一个头带夫子盔,身穿绿缎子蟒袍,外披墨绿色的斗篷,上绣狻猊戏火,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面生七痣,五络长髯,手提青龙偃月刀的大将,驱着白龙马在前方领路。成祖哪管那么多,命令大队人马跟随此将在大漠之中前行,终于全歼敌军。大军得胜后,成祖寻访带路大将,却渺无踪影。他细细回味带路大将的容貌,突然省悟是关公显圣。   明成祖凯旋回到北京,受到了百姓的欢迎。大队人马走到正阳门,突然从路西跟来了一匹白马。见到皇帝,白马泪如泉涌,四蹄刨地,迎天长啸。   成祖定眼一看,这不正是关圣下凡的坐骑白龙马吗?白马似乎有冤情向皇帝禀告,它将文武将官带到了一个小酒店里,最后在院子里一棵老槐树下刨出了一具尸体。   原来这个酒店是冯初面夫妻俩受人资助开办的,资助他们的是山西布商杨闪凤。酒店开张后,生意非常红火,此前杨闪凤来店重叙旧谊,不想两口子不知报恩,却心生歹意,蓄意谋杀了恩人,并将尸体埋了自家院子的老槐树底下。   冯氏夫妇原以为此事做的滴水不漏,不曾想,杨闪凤的白马逃出去,拦御驾告发了他们。   成祖下令将二人就地正法,以儆效尤。行刑完毕,人们正准备安抚白马,白马却早已不知去向。在旁的大臣都说是天降关圣,庇佑大明。大漠歼敌,得关圣佑护,回朝又遭神马鸣冤。大明王朝真是国运天长,神明庇佑。   之后,北京城的关帝庙日渐增多。地安门的白马关帝庙也因传说而闻名。    锔白塔的神奇传说   北京内城有九个门,其中西面的阜成门,老北京人总叫它"平则门",平则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平则门"还有一段"平则门里锔大家伙"的民间传说呢!   平则门里有一座录应寺,也叫白塔寺。寺里有一座上大底小的白塔,据说是辽寿隆三年(公元1096年)修建的,元朝叫大圣寿万安寺,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更名为"妙应寺"。   白塔寺前后重修了几次,最后一次是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重修的。   当时,白塔经历了相当长的年月,塔肚上出现了一道裂口子,眼看就要崩裂塌倒了。   守塔人赶快向上司报告了这一情况,消息传到了皇帝那儿。皇帝立刻慌了,说:"这还得了!白塔可得要赶紧修好了,白塔是国都西面的'镇物',镇物坏啦,就破了国都的'风水',破了国都的风水,国家的气数就完啦,那还了得?"   皇帝马上下旨召集能工巧匠修补白塔。可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能担当此任之人。   白塔寺的前面,有个切面铺,有个锔补缸的老头儿,经常到这吃大碗面,他总是不言不语的,吃完了饭,付钱就走,有时候,有那爱说话儿的人问他:"老头儿,您会锔什么呀?"   老头微微一笑说:"锔大家伙。"   "那您管锔酒盅儿吗?"   "不管锔酒盅儿,只锔大家伙。"   "您锔的是什么大家伙呀?"   "什么大锔什么。"   大家都爱这么问他,因为爱听他说"锔大家伙",天长日久,"锔大家伙儿"老头儿几乎是家喻户晓了。   现在白塔这个大家伙裂了缝子啦,大家都发愁了,谁也没心肠再问老头儿会锔什么了。   这天,大家正在这家切面铺里议论着白塔裂缝子,有的说:"白塔裂缝子,这得要拆了重修啊!"有的说:"拆了重修,那得多大工程啊!还不如把它锔上呢。"有人说:"这么大的家伙,怎么锔的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纷纷。   这时候,锔补缸的老头儿,掀帘子进来了:"喂,伙计,煮一斤宽条儿面。"   大家瞧见他进来啦,有的就乐着说:"老头儿,您会锔什么来着?"   "锔大家伙。"   "白塔可以称得上是大家伙,您会锔吗?"   老头儿不假思索地说:"会锔。"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有人说:"您要真能说到做到的话,我们大伙一定请您喝酒。"   过了几天,人们发现白塔上真有七道光华灿烂的铁箍,那个老头儿自白塔锔好后也没有了踪影。大家都说白塔上的箍一定是那老头儿给打的,还说老头说不定是鲁班爷变的呢。   妙应寺至今仍纹丝不动地矗立在那里,传说中的光华灿烂的铁箍已看不见了,但塔肚子上却有几条凸起的道道,人们一看见这几条道道,就会想起这个锔白塔的故事来。    乏塔的离奇传说   北京天坛的正东,体育馆的东南,龙潭湖的北面,在金朝的时候,有一座法藏寺,法藏寺的后院有一座玲珑塔,此塔七层八面,高有十丈,人称"法塔"。后来又称为"乏塔"。"乏塔"的故事是因鲁班而起的。   据说,早年的北京东城一座塔也没有,而西城却有双塔寺两座塔、万松老人塔一座塔、白塔寺一座大白塔、北海山上一座小白塔,共计五座塔,住在北京西城的人,曾以此自豪地说:"说北京吗,西城五塔,东城无塔啊!"   有一天,鲁班爷逛了一趟北京城,回来后,大为不悦,就对妹妹说:"北京城很好,可是塔都凑在西城去啦,我心里有点不痛快!"他妹妹告诉他可以在东城建一座塔呀。鲁班说,那也要找一座好看的塔样来做。于是他们决定云游四方去寻找。   一天,兄妹二人云游到了西湖,发现雷峰塔很好看,便决定照这个样子去做。兄妹二人一齐动手,自然会做得很快,从太阳偏西,到刚交定更,一座七层八面的玲珑塔就做成啦。   塔建好了,他的妹妹就对塔说:"老塔呀,北京城东城没有塔,你愿意上那里去住吗?"塔发出嗡嗡的答话说:"我愿意去!"   鲁班爷让塔切记,路上不要休息,二更动身,四更到北京,五更之前一定要找好地方,否则过了五更,你就永远不能挪地。塔应了应声,瞬间变成一个尖头顶,灰布袍的黑大汉,他辞别了鲁班爷兄妹,转身往北,嗖的一下,已不见了踪影。   还不到四更天,黑大汉就已到了北京。塔走到法藏寺的庙后面,听见院里有说笑声,他探头往墙里一瞧,原来有很多人在墙角边上赌钱,他想:我走了几千里地,剩下的路也不多了,不如休息一下。   就这样,他看起了耍钱的。里面赢钱的人,是哈哈大笑,输钱的人,是直嚷霉气,他愈看愈上瘾,并不自觉地说了声"好",这下不得了,大伙回头一看,墙外站着一个比墙还高的大黑人,他们也顾不上钱了,就往庙里头跑去。   此时,庙里的钟楼的晨钟响了,远处的公鸡叫了,大黑人也不动啦,只好显了原形。又听哗啦一声,原来庙的后墙,叫塔挤塌啦。   这时庙里的老方丈,带着徒弟们来了,瞧见这"庞然大物",大家都给吓傻了,方丈大喊道:"徒弟们,快随我给宝塔磕头!这是天上赐给我们的宝塔!"   大家跪下后,身上的钱都掉到地上,没人敢承认这钱是自己的。老方丈看见钱高兴地说这钱是上天赐给他们修墙用的。   墙修起来了,塔被围在墙里。民间则传说鲁班爷修的塔,实在是太累了,便停留在这里,所以就叫它"乏塔"。    样楼建造中的怪事   北京城有数座城楼,修建这些城楼的时候,总有个先后顺序吧!但大多老百姓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座城门先盖起来的呢?唯独北京的老瓦工、老木工知道是先修的哪一座城楼。他们说,最先修的那座楼叫"样楼",意思是,它是北京各座城楼的样子。   他们说样楼是他们"祖师爷"修盖的。   当年,皇帝修建北京城,他要求城门楼子要九丈九高,要盖得楼上加楼,要盖得檐子像飞起来一样。   管工大臣召集了全城八十一家包工大木厂(建筑厂),来设计城楼,可商议后,也没有想出好法子,因为八十一家包工大木厂,也没做过这么大的工程。   之后,管工大臣又约齐了老瓦工、老木工师傅们一起商议,到底人多力量大,没有几天,施工图就画出来了。管工大臣瞧了画样,说:希望皇上能满意。他把图纸上呈皇帝,皇帝看后频频点头,说:"就这么修盖吧。"   可是,先盖哪一座呢?后来大家决定先盖东面靠北那座城门楼。因为这座城门地势偏僻,皇帝不可能来这里巡视,就是样子差一点,也不要紧,只要管工大臣交了差,大家就能赚钱了。   他们商量好了要修建的那座城门,就是现在的东直门。修建这座城楼,第一步要打起拱门,再砌第一层城楼。第一层城楼起来后,大家一看:周围二十四根大楠木明柱,中间包着一座四个城楼门,挺美观,包工大木厂、管工大臣心里都美滋滋的。   往下该起升斗(斗拱)了,升斗起来了,怎么瞧怎么觉得东北角高出一截儿,怎么办呢?包工大木厂的掌柜的,赚钱心切,不愿返工,告诉工头说:"你们在东北角上用的椽子,多一些重一些,也许也许椽子一压,就压平了。"   工头心里疑惑,木工师傅也觉得不妥,要减少东北角升斗的尺寸吧,做升斗时候,又是按照规矩做的,一分一厘也不差,任凭大家怎么冥思苦想,可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只好继续修建。   等椽子上完了,椽子钉完了,再瞧,东北角更高了,木工师傅急得直出汗,拿尺量吧,怎么量也都够尺寸,大家更加不解了,更无奈了。东北角这么高,没法上草苫子、盖瓦。   大伙儿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就瞧有一个壮工(小工),围着这个东北角来回转悠,木工师傅本来心里就烦,工头心里也急,就喝叱这个壮工,说:"大伙儿心里正着急呢,别在那儿瞎转悠了!"   这个壮工毫不理会,一转身直奔了脚手架,噌噌地就顺着架子向上爬,大伙儿都瞧愣了,只见这个壮工到了脚手架顶头上,仿佛忽然一跺脚似的,似乎要从脚手架上掉下来了。   下面瞧的人,不由地喊了一声:"糟了!"再瞧,这个壮工,并没摔下来,只见他一只脚落在东北角的椽子上,跟着一转身,抓着脚手架就出溜下来了。工头和木工师傅也正要指责这个壮工,却见这个壮工一溜烟儿不见了。   大伙儿正为壮工的举动而不解时,有一位木工师傅忽然惊叫起来,说:"你们快瞧,城楼东北角怎么不高了!"工头和木工、瓦工师傅赶紧过来一瞧,东北角与其它角一样平了。大伙高兴了,再找那个壮工,怎么也找不到了。大伙儿说:"这个壮工,一定是鲁班爷。""    都一处"招牌的来历   都一处烧麦馆是京城有名的百年老店之一,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位于北京繁华的前门大街。说起这"都一处",还真有一番来历。   据说乾隆皇帝在春节过后的一个晚上,出来私访,溜达到前门大街,乾隆帝感觉有点饿,便想找个饭馆吃点饭。可那时候的饭馆,一般的都要过了正月十五才营业,乾隆帝带着两个随从,找了半天,才见有一家黄酒馆开着门儿他们便走了进去。   这家掌柜的是因为买卖不好才提前开市的。乾隆进门坐下喝了点酒,吃了点儿点心,问了问买卖情况,觉得这个掌柜的挺和气,就问掌柜的黄酒馆有没有字号。掌柜的说:"像我们这样的小买卖哪有什么字号?"   向来有爱题字的爱好的乾隆对他说:"我给你起个字号怎么样?"   "那赶情好了。"掌柜的边回答边找来一张大红纸。   乾隆帝心想:这大正月的,所有的饭馆都没营业,只有你这黄酒馆开了,那就赐名"独一处"吧。随即唰唰唰写了三个大字,这位掌柜的看到这三个字苍劲有力,便连忙道谢。   第二天清晨,掌柜的正在收拾店堂,忽见门外来了几个骑马的官差,他忙放下手中活上前问道:"不知几位爷是喝点酒哇,还是歇歇腿儿呀?"   "一不喝酒,二不歇腿。昨晚上可有个人来你这儿吃饭?"   "对,怎么您哪?没拉下什么吧。"   "没拉下什么东西,猴崽子,你知道那是谁吗?"   "爷台,我不知道。"   "当今万岁!"   "啊!"掌柜的差点儿瘫在那儿。当差的说:"万岁爷见你昨晚伺候的好,特赐你一百两白银,还不赶紧谢恩!"掌柜的也不懂怎么谢恩,就梆梆梆磕了三个响头。这四个当差的哈哈大笑,把银子搁在那儿,便骑马回宫了。   掌柜的将乾隆爷坐过的那把罗圈椅用黄绸包上,并下垫黄土,谓之"宝座"。还把乾隆爷写的那三个字供在宝座上头,并请人刻了横匾挂在店前。   外人听说皇上来这里吃过饭,都想来看看皇上坐的地儿,尝尝皇上吃过的东西,所以,上至官府大员,下至平民百姓,每天来这里吃饭的人川流不息。自此,这里的生意就红火起来。    南北天主教堂的"高"、"大"之谜   北京的天主教堂特别多,其中位于北海公园和西四之间、西皇城根西安门内西什库的北教堂和位于宣武门内的南教堂最为有名。   清朝末年,慈禧独揽朝政大权,虎视眈眈的外国人发现这个太后老佛爷是个又胆小又糊涂的家庭主妇,就经常故意找借口要钱。慈禧太后虽然心疼银子,但惧怕人家的洋枪洋泡,就鼓起大肚充硬汉。   就这样,外国人一拨儿又一拨地向慈禧太后要钱,只要进宫,就不会空着手回去。慈禧太后都快成洋鬼子的金库保管员了。   一天,皇宫里来了个意大利人,说是罗马教皇为了在东方宣传天主教,需要在北京的皇城里盖一座天主教堂,需要大清国出资筹建。   慈禧太后知道大清国惹不起这些洋鬼子,就只好应允了。可是慈禧太后转念一想:洋人最擅长的是盖高楼,这要是在皇城里盖起了高楼,那皇宫里的事他们不就看清楚了吗!皇宫里的人不就在外国人眼皮底下过日子了吗!再者说,皇宫乃至全北京最高的就数天安门了,如果天主教堂的高度超过了天安门,那岂不是让洋教压了龙脉,那大清国可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出于这个顾虑,她便向洋人提了个条件,要求洋人必须保证,天主教堂不能超过天安门。   那意大利人听说只要答应了这个条件,不仅立即划地,而且还立即拨银子,就满口应允了。   可在设计教堂时,意大利人发现,教堂若按低于天安门的高度建造,就难以显示其自身风格,但他们不能违背对慈禧太后许下的诺言。   意大利人经过了一番冥思苦想和巧妙的设计之后,天主教堂建成了,慈禧太后派钦差前去祝贺,钦差回来禀报说,那天主教堂看起来好像比天安门高许多。慈禧一听恼羞成怒,随即派人去测量,可一连去了三拨人,测量的结果都是,天主教堂和天安门一般高,慈禧也无话可说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意大利的建造师利用了视觉误差的原理,使天主教堂显得格外的高。天安门的横向长度大,像一只卧虎,其分了城基、城楼、楼顶三层,把一个高度分散了,再加上其前面是条宽阔的道路,中间又隔着一排玉带桥,使天安门显得不那么高。   而天主教堂则是一个一柱通天的瘦高建筑,前面有一座门楼遮挡,在外面看不到,进门之后,在只有三十米的距离看教堂顶,必须极力地仰视,让人感觉到十分高耸。   后来,慈禧太后不说什么了,还送了两个王八驮石碑,写的是"敕建",意思是说:这个天主教堂,是皇上命令他们盖的。   这个天主教堂里有一架大型的管风琴,几十根银管排满了一面墙。据说这么大的管风琴世界只有两架,另一架在罗马。   法国人见意大利人建了那么一座高大的教堂,分外眼红,也蠢蠢欲动。法国人知道不可能提出与意大利同等的要求,既使提出来了,大清国也不会答应。   于是,他们便请求皇帝在宣武门里批给一张牛皮大的地方,建一个小型的天主教堂。这慈禧见他只要牛皮大的一块地方,当即就批了个"准奏",并派官员第二天领他到宣武门里去选地。   第二天,清政府的官员来到宣武门里,法国教士早已在那里恭候已久了,只见地上放着一块木板,板上放着一张牛皮。   法国教士说:"我就要这块牛皮大的地方。"   那位官员笑着说:"再大点也可以呀!你选哪块地儿呀?"   法国教士说:"就从你脚下开始吧。"   官员有点纳闷:"地已选好了,开始什么呀?"   这法国教士让手下的人从牛皮上拽出一个头来,拉起来就往远处走。   原来法国人已经把这张牛皮割成一根皮条,一张牛皮的皮条的周长便成了选用教堂地址的周长。官员没有办法,只好回宫如实禀报慈禧太后。   慈禧听了气得暴跳如雷,但有什么法子呢,谁让自己上了洋鬼子的当呢?说出的话不能反悔,批了的奏折不能收回,也只好作罢了。   从此,北京城里就有了两座天主教堂,西什库的天主教堂,就称为北教堂,宣武门里的天主教堂就称为南教堂。   【链接】万里长城的毁与誉   万里长城作为一项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保护中原地区的人民有一个安定和平的生产、生活环境,防止和避免战争的浩劫。   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时期内,中原各王朝的军事力量都无力控制北方辽阔的草原和荒漠。在此情形下,提防北方游牧部落的南下侵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的最好办法就是修建一道具有坚强的防御体系的高大屏障。   修筑长城是中国历代政治家、军事家的共识,其中一些人更以修筑长城、守卫长城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像明末的蓟镇总兵戚继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但另一方面,修筑长城又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从老百姓到皇帝各阶层的人都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人民群众的真实思想感情。   许多朝代的统治者为修筑长城,向老百姓强加各种徭役差赋,使老百姓遭受了难以忍受的苦难,其中包括孟姜女故事中提到的夫妻骨肉分离,命丧黄泉。这是低层老百姓反对修长城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孟姜女的故事只是反映了历史悲剧的一个方面,历史悲剧的另一面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涌入中原地区,肆意掳掠人口、财物、牲畜,烧杀抢劫,使中原地区的人民饱受摧残。   这样的浩劫使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从这个角度来说,修建长城、抵御外侮与其说是帝王的个人意志,不如说是全民族的自觉选择。   人们诋毁修建长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长城得不偿失,他们认为对待敌人应该用仁德感化,而不是用武力或屏障去阻挡。持这种观点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有一年,古北口的总兵官蔡元上了一个奏折,说他管辖的那一段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   康熙说,从秦朝到现在,每个朝代都在修长城,然而,花费人力物力修筑的长城仍然抵挡不住边关的外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   康熙还说,他在巡视时发现古北、喜峰一带损坏的地方很多,如果要修的话,兴工劳役,可能会扰害百姓。另外,长城延绵数千里,需要多少兵将才能守住?   康熙不修长城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其时的边关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东北地区是清王朝的发祥地,对蒙古地区的王公贵族,清政府又采取了团结怀柔的政策,长城以北基本上没有构成威胁的军事力量,因此在当时的北京地区,长城确实是不必修的。   另一方面,他看到了明末的统治者只知征兵增饷,镇压人民,而不知修德安民,结果是镇压愈狠,反抗愈烈,农民起义的洪流终于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清初的统治者吸取了这个历史教训,在入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使遭受严重摧残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渐渐地取得了人民的拥护,奠定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但康熙忽略了在明以前,他们那个民族对中原的屡次侵害,起码对他们而言,"修德安民"是不起作用的。历史上清兵几次突破长城防线长驱直入,其实都不是长城本身的问题,而是明朝军队士气低落、防卫松懈所致。同一时期袁崇焕指挥的宁远、锦州、北京保卫战证明了依靠坚城与众志成城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   事实上,无论是康熙还是其他皇帝,谁也不能只靠修德安民来维持统治,康熙削平三藩、歼灭准噶尔部噶尔丹的战役都动用了八旗劲旅,由于当时清军兵力强盛,作战以进攻为主,长城没有派上用场。如果敌军主动来攻,长城肯定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清朝皇帝对长城作用的低估,还在于他们用宗教和思想统治的方法维护了边关的安宁,他们对蒙古及西域各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康熙、乾隆时代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清朝皇帝在这里与蒙、藏等少数民族高级人物会见,顺带进行宗教和政治活动,使各少数民族首领不必进京也能与清廷交往。   清政府就这样依靠正确的宗教、政治政策取得了巩固统治,安定边疆的目的。   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清代修庙取得边关的安宁是因为明、清两朝的时代不同,历史条件、周边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   怀柔政策的成功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缺少了这个前提,怀柔政策也会一败涂地。同样是清政府,待到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出现在中国沿海时,清政府无论如何贯彻执行抚夷的政策,最后也只能割地赔款、使中国人遭受巨大的屈辱。   其实,明代所修的长城,构思是非常巧妙,布局是非常合理的。明代长城的东半段,是北京的重要屏障,北京西北的宣府镇长城处于蒙古铁骑南下的要冲,因此筑有内外两道长城,长城在八达岭东侧分作两路,其中一路向西北经张家口,至大同方向,称为外长城。   另一路向西南经居庸关,沿河城、河北易县至阜平县,称为内长城。   外长城上的偏关、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   内长城上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合称为"内三关"。   这样就形成了以外长城掩护内长城,内长城护卫内三关,内三关拱卫京师的纵深防御体系。这样一来,即使敌军突破了外长城防线,明军依然可以在内长城一线迅速集结兵力,重新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从长城的功效来看,长城不仅仅是军事设施,更是推动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杠杆。   历代朝廷为解决守城将士的给养,而实施的军屯、民屯、移民戍边,都刺激了长城沿线经济的发展。   在和平时期,这里也是开展边境贸易的地点。随着时间的流逝,作为军事防御设施,长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将是永存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极为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凭借着较为原始的工具,完成的极为艰巨复杂的工程,可以说,长城是中国先民为自己树立的一座丰碑,是人类建筑史、军事史上的奇迹。